返回

大明望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十四章 凤凰于飞(十三)(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眼,转身过去给杨恬整理了被子,见她那瘦脱了形的脸,还是忍不住道:“这病让姑娘遭罪了,可姑娘到底还是有福气的,亲家这般慈和,姑娘也当放宽心,好好养着,过了这个坎儿,一切就都顺顺当当的了。”

    杨恬淡淡一笑,并未言语,目光落在院中那秋千架上。

    架子虽立得匆忙,雕花彩绘一概没有,却也仔细刷了一遍红漆,在这春日暖阳下闪着漂亮的光泽。

    只盼……这福气能长久些。杨恬听见嗓子里因喘息而发出的嘶嘶声响,长长叹了口气。

    沈瑞却是并没有在早上于徐氏等一起去庄子上,而是打发人同杨恬招呼了,他要先去老师那边一趟。

    昨日沈理已透露了南京一系列人事变动,昨日宴席过后已近宵禁,沈瑞就准备一大早起赶紧去告诉王守仁一声。

    当然,还有造船、试验田等等诸事。

    而他还没动身,沈理的心腹长随名唤宏升的又来送了消息。

    宏升含混其词说老爷太太起了争执,老爷倒不好去问谢阁老那造船事宜了,便来知会一声,让沈瑞这边另做打算,莫耽搁了事情。

    沈瑞不由愕然,沈理原是谢阁老弟子,迎娶恩师女儿,又受恩师提携,待谢氏是极好的,也不曾纳妾,内宅一向安稳,沈瑞真是想不出两人会为了什么争执,以至于沈理竟连去问谢阁老朝政事宜也不方便了。

    沈瑞当年对谢氏还是极为感激的,若非当初柳芽向外散布自己被虐待的消息时遇上的是她,自己也不会顺利脱困。

    初时,谢氏对自己也是颇好的,只是不知什么时候起,谢氏看向他的目光里带着些说不清的厌恶。

    对于二房,谢氏的态度也不甚好,尤其在沈沧故去前后,差别颇为明显。

    杨恬那边也与沈瑞闲聊时说过,谢氏对她并不亲近,上巳宴上倒是有些一反常态的热络,却又不肯让枚姐儿与她一处,种种反常。

    沈瑞不耐烦去猜测妇道人家心思,总归沈理待他是始终如初的,他敬重沈理,便无论如何也是乐意于给足谢氏这位嫂子面子的。

    想来沈理端方君子,怕也是看不惯她这样行径的,夫妻间这才有所争执吧。

    沈瑞思量间,宏升又低声道:“老爷吩咐小的告诉瑞二爷一声,我家小姐订给了吏部侍郎张大人长孙。”

    吏部侍郎张元祯?沈瑞点了点头,正是门当户对。

    但是……昨天沈理却没有提!

    联系到这对夫妇争执,沈瑞叹了口气,莫非谢氏是没问过沈理便应了亲事,因此惹得沈理不快?

    因急着去王守仁府上,沈瑞也没多想,打发了宏升便匆忙出门。

    王守仁凯旋归来后,因新官职未定,一直赋闲在家,沈瑞到时,王守仁竟是戴着斗笠,拿着钓竿,正要去垂钓。

    沈瑞忍不住笑道:“老师好雅趣。”

    王守仁哂然一笑,“同去?”

    沈瑞摇头道:“实是待会儿还有事情。弟子此来,也是有要事禀告老师。”

    王守仁见他说得郑重,也收了玩笑之心,吩咐长随长安带他往书房去,自家回房换了身家常道袍,才往书房来。

    沈瑞也不绕弯子,先就把昨日沈理所说一一告之王守仁。

    王守仁对于自己要去南京已是心下有了预案,听得王轼致仕,也不诧异,只叹道:“老大人早年征战落下病根,身子一直不甚康健,如今致仕也好,便能好好养养了。”

    又笑向沈瑞道:“林瀚林大人与家父都曾任过经筵讲官,后又都在礼部任职,还曾是家父上官,我们两家也素有交情。他为人最是仁厚,待下宽和,你不必担心。”

    沈瑞这才放下心来,笑道:“只听九哥说这是刘阁老的人,才怕对老师不利,既是老师熟人,弟子也就放心了。”

    王守仁似笑非笑道:“他曾任过一年的吏部侍郎,翌年便升了南京吏部尚书,上来的,是丁忧起复的韩文。”

    韩文现下已是户部尚书,最近,正在因盐引之事和张家、周家较劲。

    沈瑞揉了揉额角,韩文是山西人,也是北人,想来,在颇为看重南北之分的刘阁老跟前,怕是要比福建人林瀚更得用。林瀚调南京,起复的韩文入吏部,此间不知又有多少利益交换。

    说起吏部,沈瑞忽就想起早上宏升送来的消息,便也同王守仁说了。

    王守仁点了点头,“这不是沈张联姻,是谢张联姻。”

    “谢阁老要扶张元祯?”沈瑞心道,只怕九哥就是因此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