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望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盘(二)(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乔大老爷的幼子与乔三老爷的长子,都是十五岁。   乔三老爷虽在外任,可怕耽搁儿子读书,就将长子留在京成。   来客六人,加上沈家四少年,正好十人,倒是坐了偏厅半屋子。   何泰之不用说,与沈瑞、沈珏两个早就相熟的。   杨仲言的性子,与他生母很像,见人三分笑,小小年纪就带了几分圆滑世故。   论起来杨家与沈家的关系要逊于那三家,杨仲言却是自来熟的模样,一口一个“瑞表弟”、“珏表弟”,叫他们只管招待旁人;他自己则是同过年时曾见过面的沈琴、沈宝说话,丝毫不见外。   这种熟络不招人厌烦,还有为沈瑞、沈珏搭把手的意思。   沈瑞与沈珏自然也承他情,口气中也亲近几分。   何泰之后知后觉,察觉出杨仲言的用意。   今日沈家几位族侄奶奶并没有带孩子上门,想来也是担心非年非节的带了孩子给这边添乱。而姻亲中的少年过来,却是冲着沈瑞、沈珏两个来的。   沈珏、沈珏两个初次待客,一下子招待四家,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杨仲言此举,岂止是识趣?也是划分了远近亲疏,将自己归到无需客气应酬的熟客中。   何泰之便也活络几分,与田家兄弟两个说话。   他虽只有十一岁,可已经过了县试,向来不将自己当孩子。田家兄弟待人斯文有礼,倒是并不因何泰之年幼就轻视,几个人提及即将到来的府试,倒是谈论到津津有味。   如此一来,沈瑞、沈珏兄弟只需陪好初次相见的乔家兄弟就好。   乔三老爷的长子乔永善,应答之间颇为和气,可乔大老爷的幼子乔永德,神色却难掩倨傲。   乔永德看着沈瑞、沈珏的素色细绢袍,还有下面的裤子,撇了撇嘴,露出几分轻薄:“不是说江南富庶?马尾裙在京城流行几十年,还没流行到松江么……”   今日来的六个姻亲少年中,杨仲言与乔家兄弟都穿裙。   沈瑞、沈珏初到京城时,还多看两眼,如今已经见怪不怪。   大明朝穿裙子并非女子专利,男子有的也穿袍裙,亦是连身的袍子,只是下裳做成裙状。   对于这个“马尾裙”,沈瑞略知一二,是朝鲜那边传过来的。用马尾织成伞状,系衬衣里,使得外衣张开。   虽说在京畿地方流行了几十年,在成化年时因有位阁老爱穿,上行下效,官场普及;等到弘治初年还有人专程为此上了折子。   不过流行虽流行,向来为士大夫所鄙,认为是“妖服”。江南地方并非没有,只是不如京城这边普及,也有公子纨绔做如此装扮。   见乔永德如此口气,沈珏已是恼了。   沈瑞则摇摇头,道:“江南士林衣食住行多循规蹈矩,倒是不如京城这里自在……”   乔永德听了,开始还得意,随即听出不对劲来,恼道:“这叫甚话?难道谁不守规矩?到底是没见识,大惊小怪!如今朝廷官员多穿这个,只有那些外地来的土包子,才会不识货!”   沈瑞讶然道:“乔表兄作甚恼?小弟说什么了么?”   乔永德说话这般不客气,沈珏立时不应了:“不过是‘妖服’,有甚显摆的?上门做客就要守做客的礼节,这是童子都知晓的道理。整日里将心思放在奇装异服上,还不若学学什么是礼!”   四姓姻亲,只有乔家这么差劲,沈珏觉得很丢脸。   不管他心里怎么别扭,过继之事难以更改,乔家也就成了他的新外家。   乔老太太与乔大太太之前那种掂量猪肉分量似的打量眼神,已经引得沈珏心中十分反感;这个乔永德又言语轻蔑,让人忍无可忍。   乔永德向来自诩是京城人士,对于外地人很是瞧不起。   在他看来,除了土生土长的京城人士,其他人都是外地来的土包子。   对于今日这表兄表弟的应酬场面,乔永德心里也不屑一顾。   如今风光得意的沈家,当年能在京城立足,是沾了乔家的光;至于何家,虽也是京城人士,可祖辈不过是地里刨食的;田家在城外,不过是乡下地主;杨家老爷杨镇如今虽在正四品大理寺左少卿任上,虽是仕宦子弟,可家道中落,只能巴结沈家。   乔永德连沈家都瞧不起,对于沈家嗣子族侄之类的人物,自然更是轻鄙。   偏生从家里出来前,不管是祖母还是母亲,都叮嘱他要好生与沈瑞、沈珏两个相处。   沈珏毫不客气这一句,自然是点着了乔永德的心火。他“腾”的一下起身,瞪着沈珏道:“到底是哪个不知礼?我们是客,你们就不是?还没有改了祖宗呢,就当自己是主家,真是叫人笑话!谁不晓得沈家这一房并未堂亲,八竿子远的族人上门打秋风,就真当自己是尚书公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