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望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烟析产(一)50票加更(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说进京之前,沈珺是抱着两房决绝打算来的,眼下却忍不住生了亲近念头。完成老父心愿固然欣喜,可真要就此断了两房关系,他又有些舍不得。

    这几日看下来,沈沧与徐氏确实是厚道人,沈瑞这里又有与沈珏的渊源在,几门亲近的姻亲都是仕宦人家。不用说别人,就说小一辈沈瑞,有尚书府的人脉在,还有个能靠得住的岳父,加上他自己埋头苦读的劲头,登科是早晚之事,前程自不用说的。

    在愧疚退去之后,那个精明的珺二爷又回来了。他想起胞兄之前劝阻,也不觉得那是全然自私,只觉得说不得以后自家儿女真需要借二房的光。

    这般想着,沈珺就压下对沈瑞的瞧不上,变得亲近起来。话里话外,不少缅怀沈珏之语。他与沈瑞年岁相差大,过去交集也少,不提沈珏也实没话说。

    沈全与沈珺本不相熟,对于他对二房与沈瑞前倨后恭的态度也没有多想,只当他是因出身宗房,自诩嫡支,才端着身份;沈瑞却是见识过沈珺的算计,冷眼旁观,哪里猜不到他的想法?面上不显什么,心里却是冷笑不已。

    这就是人性,欲壑难填。

    一件事满足了,就想要下一件事了。

    沈珏活着的时候不见他这个哥哥做什么,死后利用起来也毫无顾忌么?

    沈瑞心里,已经给二房与宗房之间画了一条线。

    现下民间厚葬成风,尚书府这边发送沈珏时并不简薄,即便是殇亡,可营葬还是与成丁一样,都是一丈进深、丈半见方的大墓穴。

    沈瑞与沈珺两人带来的人手,轮班上阵,用了一昼夜的功夫,次日下午才将灵柩重新启出来。

    沈珏用的虽是成人大棺,为了行路便宜,需要另换了小棺。不仅棺材里填放了不少金玉器皿,另外还随葬的还有十来口箱子。那些箱子,有些是沈珺之前就见过的,是沈珏去年从松江带走的那几口;还有几口看着眼生。那些金玉器皿,也重新装了几口箱子,多是日常物件摆件,想起松柏院那空了的百宝格,当时沈珏用过的旧物。

    果然,沈瑞指了那些东西对沈珺道:“这些是已故太爷给珏哥儿的遗赠,我们老爷、太太便命原样随葬了,其他的是珏哥儿这几年攒下的表礼与私房,也装了箱子;随身那些金玉器皿是他之前用过的,没有随着其他东西一起烧了,也跟着随葬……”

    别说沈珏只是殇亡,就是对于寿高的年长者来说,这些陪葬也堪称丰厚。

    沈珺犹豫道:“这些……这些太贵重了……”

    “这是珏哥儿的随葬!”沈瑞道。

    虽说对于沈瑞来说,这种厚葬除了招盗墓贼一无是处,可入乡随俗,并不愿沈珏被轻慢。

    沈珺闭了嘴。

    见过了沈珏生前住过的松柏院,再看看眼前的丰厚随葬,要说二房苛待沈珏,那沈珺自己也不信。可是二房对沈珏越好,越是衬着宗房这次的要求是多么无礼。

    沈珺直觉得面上发赤,有些站不住了。

    沈全并没有发现沈珺异样,道:“南下还是水路便宜,不过今年开暖晚,北运河还不到通航时,从京城到山东这一段还需陆路;到了山东,就有船了……杨家表姐正好随表姐夫正在临清,大伯娘已经打发人提前一步送信过去,让表姐夫那边帮忙预备南下的船。到了临清,珺二哥换船走水路就行……”

    这里说的“杨家表姐”就是杨镇的长女,是杨镇已故原配沈氏所出,尚书府的外甥女。

    沈珺越发不安,道:“会不会太麻烦婶娘……”

    沈全道:“那也没法子,要是走陆路的话,诸多不便,不知耽搁到何时才能回到松江。如何能等得呢?”最后一句确实低不可闻。

    沈珺也知晓南边热的早,路上实不宜耽搁,便长吁了口气。之前他想的还是太不周全,千里扶灵岂是容易事?

    灵柩既已经重新迁出,沈珺离京的日子也就到了。

    灵柩停在福地这边,沈珺则随着沈瑞、沈全回城一次,与二房长辈拜别,也往沈瑛、沈理两家打了个照面。

    沈瑛只道:“逝者已矣,珺哥儿回去,还是多劝慰海大伯保重为要……”

    沈珺点头称是,族兄弟彼此客气一番,都能察觉到眼下不同过去,族兄弟之间似乎有什么东西变了。

    沈理则是毫不客气地道:“沈珏在世时没见你们怎么待见,如今如此作态委实无趣。你们一时兴起,却要给旁人添多少麻烦,即便二房长辈厚道,旁的族人还看着,令尊终会后悔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