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望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头角峥嵘(二)(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祝枝山瞥了他一眼道:“沈子瑜就那么好?”

    魏校点头道:“是个不俗的人,肚子里也是满腹经纶,之前我自恃过高,瞧不起旁人,还真是井底之蛙……”

    祝枝山闻言,摇头道:“何苦自贬?就算沈子瑜有才华,也未必就比你强了。你虽不是解元,可也是经魁,且比沈子瑜还早三年下场……”

    魏校摇头道:“也不能这样说。沈子瑜是弘治八年过的童试,要不是之前两科耽搁,早就过了乡试。我还是差一些……”

    明年既是大比之年,不管路途远近,到了年跟前,大部分的应试举人都到京了。

    不仅沈家有族亲至,贺家也有应试的宗亲族人到京,其中就有贺东盛的胞弟贺家五老爷贺北盛,还有贺家七房的贺平盛。

    这两人都是今年的新举人,初次应礼部试。

    贺东盛倒是并不藏私,将自己当年应试的经验倾囊传授不说,还寻了个翰林院大儒为两个弟弟点评文章。

    这十几年来,同沈家子弟络绎不绝相比,贺家在科举上就差了许多。贺东盛的四个弟弟,三个中举,这成绩不可谓不风光。

    “金举人、银进士”,这样一门四兄弟都举业,就是沈家也做不到,可是似乎好运气都在乡试上用光了,贺三老爷病故,贺二老爷接手家族事务,如今只有五老爷贺北盛还在继续读书。

    贺东盛对幼弟期望颇大,不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一亲自教导弟弟功课,贺东盛就察觉到不对劲来。

    贺北盛的文章做的呆板无趣,明显火候不足,还是秀才的水平,怎么过的了乡试?

    反观贺平盛倒是中规中矩,文章中上,倒是也能对应他乡试中上的名次。

    贺东盛越想越不对劲,直想得后背出了一身冷汗,打发人立时叫了幼弟过来。

    兄弟两个去了书房里间,将小厮打发下去,贺东盛正色道:“老五,这乡试到底是怎么回事?”

    贺北盛眼神闪烁,神色有些僵硬,支支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