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大设计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五十二章 黎明之光(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于任正非的解释,王玉海很显然并不能接受,他怎么说也是华东顶尖的建筑书,不要面子的么?

    但一想到对方是任正非,他心中刚刚升起起来的怒气又憋了回去,只能冷哼一声,直接走出了视频会议室。

    和王玉海一起过来的助理见状,顿时硬着头皮跑了出去。

    “继续吧!”见场面似乎冷了下来,任正非摆了摆手说道。

    “接下来的,是来自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邓鸿斌建筑师。”听到任正非的话,主持人连忙道。

    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邓鸿斌也不敢托大,从刚刚任正非的态度来看,他们这些国内顶尖建筑师似乎并没有被他放在眼里。

    走上台后,邓鸿斌插上u盘开始讲述自己的设计方案。

    “我们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概念设计是桃花盛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我们的桃花盛境就是以桃花源记作为灵感,以中国古建筑为主,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对土地与自然的尊重……”

    “最好的保护,是顺其自然,根据视野、地形与环境,将建筑体量化小、点状布局,造的不是一座生硬的建筑群,而是一个天人合一的生命体……”

    “顺应多变的坡地地貌,构建富有变化的竖向空间,形成饱含趣味的密林、缓山、田园、流水……”

    “中式合院别墅,隐匿于山林间,组团式的街巷布局,既遵从传统礼制,又富于变化,复兴传承数千载的园林之美……”

    “以桃花为血肉,以中国古建筑为骨骼,打造出一个‘天人合一’的桃花盛境……”

    “这就是我们同济建筑设计研究所的概念设计。”邓鸿斌缓缓抬起头道。

    台下,听完邓鸿斌的设计说明,萧显弘顿时急道:“头,同济的设计方案好像跟咱们差不多,这怎么办?”

    “什么差不多?差远了好么?”苏乐青没好气道。

    “不都是天人合一么?”萧显弘问道。

    “这只是设计理念,只要是中式建筑,它们的理念基本上都是天人合一,更不用说这个是古建筑了,不过他这个设计方案的确设计的很漂亮……”苏乐青赞叹道。

    《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绝对是中式建筑百试不爽的灵感来源,毕竟这篇文章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人们对于世外桃源的美好向往,也代表着中国对建筑、环境的看法,就算是苏乐青自己,当初设计江巷村景区的时候,也用过这个立意。

    虽然这个概念方案设计的不错,但他并不认为这个方案会被任正非看上,毕竟在这个方案中,所有的建筑都是古建筑,虽然还原了浓郁的中式风格,但华为总基地并不是用来养老用的,人家还要在这边办公、上班的,这样的设计,就有点太极端了。

    苏乐青之所以想要设计现代中式风格的建筑,也就是这个原因,太中式的东西,并不适合现今社会,所以他需要寻找的就是现代中式的方向,而不是这种百分百的仿古。

    任正非认认真真的听完邓鸿斌的讲解后,微微颔首,这样的设计,就他个人而言,还觉得不错,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但这并不适用于他们华为总基地。

    不过他也知道,如果再直接拒绝的话,那他请来的十位评委将毫无用处,思忖片刻,任正非看向前面的十位评委道:“请几位评委开始点评。”

    听到任正非的话,最靠近任正非的一位评委这才说道:“非常不错,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立意也很好,自然与建筑的和谐,桃花盛境桃花盛,这就如同金庸武侠世界中的桃花岛一样,我个人很喜欢。”

    “赞同……”

    “我也很喜欢……”

    “……”

    接下来的评委对于同济的这个概念设计非常的喜欢,褒奖之词不绝于耳,最后就到了王澍大师点评了。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王澍身上,他们知道,在这十个评委里,王澍大师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这么多人的目光,王澍不疾不徐的点评道:“邓鸿斌建筑师设计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