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
大明星嘛,大家也理解,就关心一下乐团指挥的合作情况,又有什么新曲目没?美国佬也挺能扯的,能两步就跳到讲座人之前聊过的内容,再感叹杨先生对帕格尼尼的细节展现真是堪比小提琴了。
杨景行知道自己现在是配角了,不表现了,别人说得实在高兴了他再配合一下。希拉里显然知道自己是主角,虽然话不太多但只用严肃甚至凌厉的视线似乎也能掌握主动权。
也跟浦音一样,名家名师们聊起来之后就没学生什么事了,学生应该听的是与学习专业有关的内容,这种跟大明星的闲扯是他们暂时还无法掌握领会的高难度技能。时间也不早了,看清楚形式后学生们就一个两个地开始退场,还记得把小椅子放回墙根去。
对呀,希拉里跟纽爱合作过好几次了,这可让领导教授们有得聊了,那怕当事人并没分享什么话题。杨景行也没听耶罗米尔或者威尔逊跟他夸赞过希拉里怎么样,毕竟算是隔行了。
一堆人用亲近热烈高雅的氛围聊了四五分钟并没扯出个子丑寅卯,讲座人和大明星也没能太多互动。如果有人能想起利兹冠军安馨就好了,毕竟跟希拉里同一家唱片公司,杨景行就好拉关系了。
教室里的学生已经走了近一半,没走的那些有的聊天有的看书看笔记有的只是闲坐也有的在观察名家名师,不过基本保持了安静。
学术主任还跟希拉里展示感叹呢:“他们就像不舍离去的听众,这太不寻常了!”
希拉里熟练的谦虚笑容后看了一眼杨景行,再把嘴角稍微扯开一些:“我一定错过了很多。”
杨景行呵:“一些往日校园时光。”
老家伙们亲切和蔼呵呵,希拉里还真怀恋的样子环顾了一圈,目光似乎都不那么紧迫了。
“最好别再错过飞机。”库什尼尔对希拉里很关心慈爱的样子:“时间也有翅膀,应该尽早出发吗?”
希拉里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直视杨景行不客气地坦诚:“我因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