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荷轮着铜铃大眼怔了半晌,抚胸弯腰一拜,“是!”
然后,他虎步流云的转身就走了,如同一座烈焰燃烧的山丘。
元珍看着曳洛荷的背影,轻吁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一抹玩味的微笑,轻言自语道:“薛绍啊薛绍,单凭你一封三言两语的战书,就让我筹划良久的计划毁于一旦,二十万整戈待旦的突厥大军打道回府……今日我便送你一份大礼;改日,你一定会还回来的!”
……
次日。
斥侯回报,对峙于百里之外三万突厥骑兵,突然莫名其妙的就撤了。马上再有回报,说黑沙城那边刚刚聚集起来的大批军队,也正在依次谴散。尤其是刚刚从北方于都今山赶来的数万附离狼骑,刚刚抵达黑沙马上就转身北回了,几乎都没来得及吃上一顿饭。
听到这些消息,薛绍笑了,程务挺则是彻底的愣了。
“这仗,当真就不打了?”程务挺惊道。
“当然。”薛绍轻吁了一口气,“现在,我们可以回长安了!”
“这都是为什么?!”程务挺百思不得其解的惊问道,“我怎么感觉,你和元珍之间总有默契?你们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
“虽然打多次交道了,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元珍,更谈不上了解。所以这不是默契,而是一种共识。”薛绍说道。
“怎样的共识?”程务挺不舍的追问。
“知兵者,不好战。”
程务挺双眉紧皱,“愿求详解?”
薛绍笑道:“兵者民之司命。身为一名统帅,不会轻易发动战争,尤其是没有太多胜算、打赢了也捞不到太多好处的战争。”
“这类似的话,裴公在世之时也经常说起。”程务挺说道,“如此说来,你和元珍都一致认为,现在这场仗如果打了起来,对大唐和突厥都没有好处?”
“是的。”薛绍说道,“大唐就不必说了,如今正值朝堂动荡江南叛乱。对突厥而言,他们原本是盯着你和朔代。他们迫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