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唐的附庸。契丹是否不臣是否需要讨伐,这得是我们说了才算,什么时候轮到突厥指手划脚了?突厥目的,就是想要吞并契丹与奚族从而强大自身,却打出了一个为大唐扫清门户的旗号,从而师出有名。一但我们答应了他,会极大的滋长他们嚣张跋扈的不臣气焰,并且会丧失那些原本对我朝拥护的部族之人心,比如契丹与奚族。”
“若是不答应呢?”武则天问道。
“突厥从来就、根本就没打算尊重我们这个宗主国。之所以先行上书问上一问,是为了最大可能的讨要一些好处,再不然哪怕只是得到一个师出有名的借口也可。所以,我朝若是不答应,突厥照样会出兵征讨契丹。”薛绍说道,“所不同的是,契丹与奚这些部族的人心不会离散,我们做为宗主国的公正形象,不会堕落。”
“说得好。”武则天道,“这让本宫联想到了,当年新罗半上的三国混战。当时高句丽最强大,新罗最弱小,百济国附庸于高句丽一同施压妄图吞并新罗。大唐得到了新罗的求救请求之后,果断出兵援救新罗,跨海而战先灭百济,然后里外夹攻平定高句丽,最终扶植新罗一统半。”
“但是时过境迁,现在,我们好像不能再这么做了。”薛绍说道。
武则天表情深沉的点了点头,她比谁都清楚薛绍说的这是一句大实话。现在西域都要主动放弃,安西虎师都快养不起了,还拿什么东西去扶助契丹抗击突厥?
薛绍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如今朝野动荡国内不宁,军队将才凋零战力疲惫透支,这些军国大事还真是不好处理,就如同穷家难当!
“说说吧,这件事情该要如何区处?”武则天发问了,“本宫接到这份国书之后第一时间就先行宣你来见,而且是在舟船之上四下无耳的秘议。若是拿到朝堂之上公议,吵得沸沸扬扬没得一个结果不说,还会让朝野上下都对我朝的军队战力丧失信心。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薛绍点了点头,“容臣三思。”
“不着急,三日之内给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