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_;能同时参战。所以,前部兵马实际上就是在全面开战之前的,早期主战部队。
薛讷身为将门虎子,目前的名气不如他的五弟薛楚玉来得大。但薛绍一直都很清楚,他的才能和薛楚玉不是同一类型的。薛楚玉无疑是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令敌闻风丧胆的盖虎虎将,而他的大哥薛讷则是稳健沉着攻守兼备。至从薛仁贵过世、薛讷接掌定襄军以来,从他的种种表现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完全可以独挡一面,甚至倚为一方国门。
薛讷的副手唐休璟,足智多谋而且作战英勇,是一位典型的“大唐式儒将”。让他担任薛讷的副手,既是用作军师也是一条强有力的臂膀。
唐休璟原本是个举明经的书生,曾经担任过多项文职,一直默默无闻。后来因为边境战争的爆发他才投笔从戎,结果显示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他的军事素养,有一多半是来自于实战。与此同时他也没少读兵书,否则无法做到厚积薄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将军含金量极高。他们除了擅长临战指挥往往还富有谋略,并且上马可治军下马可治民。类似这种“文武双全”的将军大唐真的很多,远有李靖、李勣和裴行俭这些先辈,近有娄师德、郭元振、唐休璟和张仁愿等辈。在薛绍看来,一个会读书的将军远比光会舞刀弄枪的将军更有价值也更有前途。当然,能把刀枪舞到薛楚玉那种境界的人,另当别论。
除了先锋与前部以及押运粮草的一些后军与民夫,余下大多数的军队人马都由薛绍亲自率领,督为中军。这是一个简化而紧凑的行军队型,薛绍宁可走得慢一点也不想把队伍分得太散、战线拉得太长。因为这是长途跋涉的出关击敌,薛绍可不想被善长游击的突敌人,化零为整的各个击破。
大军出发的第三天离开朔州已超百里,先锋与前部都还没有发现敌踪,战斗也就无从说起。但是薛绍派出的战场斥侯,已经悄然送回了一些重要的讯息。
突厥人或者说整个突厥汗国,正在向北迁移。他们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