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官。”
“哦?”武则天颇感意外,问道,“这是何意?”
薛绍说道:“虽然臣不知详情,但可以推测突厥汗国的内部并不太平也不宁静。此前的很多年,他们忙于征战开疆扩土建立基业,于是众志成诚不分你我。现在突厥汗国已成气侯,尤其是与大周和盟又退兵契丹之后,见到我朝已经收复了西域,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的战事发起,对外扩张也会暂缓下来。这就意味着,他们是时候坐地分赃开始瓜分权位了。此前他们是以战争为主,因此以兵权定权位。骨咄禄高高在上总揽大权,元珍、默啜和咄悉匐各掌兵权自成一系。至从诺真水一战后,元珍失踪咄悉匐失势默啜一家独大无人制衡,这很容易对骨咄禄的地位构成威胁。再者骨咄禄要比默啜的年纪大很多,他的身体也远没有默啜那么康健。因此骨咄禄不得不考虑一但自己归天之后,自己的儿子还能否顺利继承汗位呢?”
武则天顿时恍然,然后就笑了。
虽然武则天在军事方面确是短板,但是对于这样的权位之争,没人比她更精通。由此她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薛绍要劝她给骨咄禄的儿子封爵位授官职了。
既然骨咄禄都认了女皇为干娘,那么这一手法的意义就在于,以“母国”的身份给骨咄禄的儿子拥有汗位继承权,来一个公开化的“官方认证”。这必然会是骨咄禄乐意接受,又是默啜最不愿意看到的。一来二去,骨咄禄和默啜不就容易内讧了吗?
这时薛绍继续道:“从契丹一战不难看出,默啜已经在突厥汗国的军方拥有了很高的威望和权力。突厥又是一个相当重视战争的汗国,不难想像默啜此刻正是自信爆棚甚至已经萌发了野心。我朝在此刻选择支持骨咄禄与他的儿子,这是名正言顺的,但此举必然会激起默啜的怒火。骨咄禄一心要与大周谋和,默啜却是恨死了大周。这必然会再次加剧默啜与骨咄禄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一但二虎相争,到时必有一伤。等他们打出个死活成败,那也就是我朝坐收渔利的时候到了。”
-->>(第2/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