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掘坟墓。
说立皇嗣李旦,那本来就是薛绍的大舅子,再加上拥立之功,从此太子与宰相大军帅联为一体,身为皇帝的武则天还能淡定吗?哪怕是说立庐陵王,也是同样的效果,而且这拥立之功还要更为突出。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薛绍拒绝为相。再者,武则天任用宰相之多、更换宰相之勤、虐杀宰相之狠,也是冠绝历史的。薛绍如果在暗处,还能出手保护一下受冤的忠臣义士,就像以前救护张虔勖等人一样。但如果是自己做了宰相,那一言一行都要受到女皇和满朝文武的严密监督,宰相的任何立场都将是强烈的政治意志。再敢插手此类事件,那就是相权与皇权的强烈冲突。到时就像是裴炎一样,和女皇不可能谋得共存。
这些年来薛绍一直不肯拜相,就是出于这些考虑。现在武则天咄咄逼人非要逼着自己出任文昌左相,薛绍都在心里后悔早知道青海湖那一仗我就不打了!
“你为何不语?”武则天道,“但有想法,不妨明说。”
“陛下,恕臣无礼。”薛绍道,“臣是不绝对不会出任宰相的。”
“绝对?”
“是的。绝对。”薛绍正色道,“如果陛下再要逼迫于臣,臣只能辞官而去,从此退隐于江湖之间。”
武则天这下真是被顶了个够呛,她面带一丝愠色的看着薛绍,良久无语。
上官婉儿在一旁胆战心惊,手里都出了一层细汗。
良久。
“算了,君子不强人所难。”武则天道,“按理说,你立下了不世奇功,理当论功行赏。但是你既不受王爵也不拜宰相,你自己说吧,你想要什么?”
薛绍知道事情到了这份上,再嘻嘻哈哈的用“鱼塘”来推脱肯定是不行了。君王自有君王的考虑,你一个能力卓著立下奇功的臣子,不求加官进爵不要钱财田产,那你想要什么?功名利禄都不能满足你的胃口了你想要皇权吗?!
这就是历朝历代,很多功臣名将不惜“自污”的原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