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中,心中也不无感慨,值此关头,朝廷依然在一步步推进着各种重大的改革,看似平静无声,却已将帝国原有政体翻来覆去蹂躏了千百遍。
看似火急火燎,一个命令接着一个命令,一个新规接着一个新规,实则是坚定不移,有条不紊,不慌不忙。
帝国这样的态度,不仅是帝国内部的子民,就连天下诸国的子民,在此关头,都不由舒了一口气。
就坐之后,王士直开门见山,问:“大人今日相召,不知有什么事情?”
既然你给我摆谱,把前事忘得一干二净的模样,那我就配合你吧,咱俩现在不熟,初识,有事说事。
梅云生道:“是这样,秘书阁有一项命令下发各处地方官,又有陛下的亲口指示,我想在神都做这件事没有比王先生更适合的了,所以这才请你前来相商。”
听说是当今陛下的亲口指示,王士直也是精神一震,问:“什么事情?”
梅云生道:“陛下已有明确指示,咱们朝廷官府,对待治下百姓,要改变以往父母官的旧观念,要将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服务型模式,以后咱们的朝廷,也要变成服务型的朝廷。
当然,这样的改变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朝廷诸官,特别是地方亲民官,要将此时刻记挂于心,要改变以往家长式对待百姓的方式方法,要更亲和,更平民。
而要真正完成陛下所设计的远景,主要阻力不在朝廷官府,反而在民间自身。”
当然,若是在以前,主要阻力绝对在朝廷,在官府,可现在正值天下有变,再加上秦相尉迟大将军等都和陛下一条心,要将此构思强行推行下去,所有人都得捏着鼻子认,老实执行。这个时候谁跳出来唱反调谁就是傻逼,连基本的风色都不会看。
梅云生继续道:“梅某就有切身体会,许多的百姓,除了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产出,一日三餐的饭辙,其他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有极端离谱的,连帝国这些年换了几任皇帝,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