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儒之争,已经过去了不知多少年,如今早就消融。
两者都不能消灭对方,又不能让对方接受自己的那一套,于是就在磕磕盼盼和时间的润滑中,彼此适应,最终学会了相安无事,各自发展。
至于释家!
和尚虽然也是出世,却比道家要“温和”许多。
只是,他们是纯粹的外来事物,与道家和儒家有一个长期对抗和适应的过程,这过程说来就话长了,这里就不再累述。
明白了道与儒的渊源和不同,就会发现,通玄界运转和基本的结构。
稷下学宫无疑是栖霞派和天理门融合在一起的产物,所以宗法才是现在这幅样子。
但总体来说,还是儒家的规矩和思想占主要内容,只因诸天万界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无数前例证明,儒家那一套不管怎么不符合道家的胃口,但是在对世界的开辟和发展、资源的统合和利用上,有着道家不能比拟的优势。
而苏成在通玄界所经历和见识的所有事,大多发生在栖霞派占主导地位的疆域,这就让他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式。
以为,整个通玄界大体就是这样了。
直到他看到颜姓化神所处的镜像世界。
…………
栖霞派在北,天理门在南,雷音寺在西,外道超级宗门——无忧谷在东,御兽门的总山在莽荒深处,形同修士世界的一块飞地。
稷下学宫位于中央,就像成修士世界大体的格局和秩序。
四大超级宗门各有开辟的方向,原则来说,各自分领一方的主要事物,只有在遇到重大分歧之时,才有稷下学宫居中裁定和调解。
现在,苏成带着玉兔和南宫离,就来到困住颜姓化神的镜像世界。
“这就是儒家风物?”
巍峨的灵山福地不足为奇,让苏成感到惊讶和诧异的是灵山周边所展示出的有序和繁荣。
只见,大地上的麦浪无边无际,连绵起伏的大地已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