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五章 潼关之战(八):僵局中的变局!(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轻便。这样一来,同清军数量众多的重炮进行炮战时,便落了下风。

    “。。。。。往往鞑子是以两三门火炮来对付我们的一门重炮,打得我们的火炮抬不起头来,炮手要么被炮子打死,要么躲在壕沟里不敢去炮位上开炮。鞑子的步兵便趁势冲上来,同我大顺精锐展开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一条壕沟一条壕沟的争夺。”

    “那,我们怎么对付他们?步兵也冒着炮子同那些鞑子搏战吗?”

    “回娘娘的话,这就要谢谢小虎子了。咱们也算是用子之矛攻子之盾了。”吴汝义说到这段,很是赞赏的向罗虎竖起了大拇指。

    “哦?快说说!”没有哪个当母亲的不愿意别人说自己儿子有本事有出息,当吴汝义说到前线的战事,罗虎虽然人不在,但也立了功劳,不由得脸上神色为之一振。

    “皇上带着大军在潼关一线布防时,小虎子就向万岁爷进言,说鞑子向来注意炮火,又多年在辽东与明军周旋,对于炮火应用颇为精炼。所以,向万岁爷说,各营各部要多备土筐土袋子,用来防炮。挖掘壕堑时,也不能挖成直线,要顺着地势多挖几条支线,尽量的把壕沟挖得弯弯曲曲的,免得炮弹落入壕沟后,顺着壕沟伤人。同时,还有盖沟、藏兵洞等等。前线的将士们要是没有这些防御措施,只怕伤亡会更多些!”

    “那如何是子之矛攻子之盾呢?”高皇后有些不解。

    “母后,您却有所不知。当初,明军在辽东与鞑子几次作战时,每每依托城垣工事以火炮防御,也就是袁崇焕所谓的凭坚城用大炮战术。不管鞑子在城外如何引诱骂战,明军就是不出城作战。横竖你们不舍得用人命来填大炮。久而久之,鞑子便琢磨出了长壕围困之法。儿臣也是当年听说鞑子有这样的战术,便向皇上建议,全军上下大挖壕沟,挖盖沟,挖藏兵洞,尽量让鞑子的炮火减少威力。”

    “这哪里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啊!这分明是以子之盾防子之矛嘛!”听到原来却是罗虎从鞑子那里偷师来的战场经验,不由得让高皇后一阵莞尔。

    “正是!前方的将士们也是如此说!鞑子往往是一轮炮火之后,步兵便冲上来!原本以为山头上壕沟里已经没有咱们的将士了,却不知道,咱们的壕沟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他的炮火一停,咱们的步兵就开始动了!先是各营的火铳兵顺着交通壕运动到一线壕沟埋伏好,火铳上好子药,就等着他们冲上来!后面的刀盾兵长枪兵在二道壕沟待命,准备交手肉搏。”

    “效果如何?!”

    “娘娘,您想想看,就潼关那样的地形,沿着山路好容易爬山爬到山头上,迎头突然一排火铳打下来,还有不乱的?”想到了得意处,吴汝义也是脸上露出了笑容。“然后鞑子又是以轻便火炮轰击我军壕沟,杀伤我军火铳兵。掩护他的步兵冲击。咱们就等他的步兵爬山爬上来,进了第一道壕沟之后,兵马被咱们那密如蛛网的壕沟弄得晕头转向,分割的乱七八糟的时候,突然间杀出来!”

    但是这样的战术,很快也被清军摸到了规律,找到了破解的办法。

    在炮火停歇之后,清军步队进行进攻出发阵地之前,曹振彦的抬枪兵,便会选择好地形,悄悄的列开阵势。张开了血盆大口等着大顺军兵马进入他们的射程。往往是清军步队刚刚虚张声势的制造出进攻的势头,大顺军火铳兵和刀枪兵们摩拳擦掌的进入了临战状态,远处的抬枪兵们也狞笑着扣动了扳机。

    “几次下来,咱们的兵马损失惨重。双方兵丁的尸首把山头都铺满了。皇上不得不下令,将咱们的兵马撤回到三道、四道阵地,让鞑子的抬枪无法发挥威力。”

    就这样,双方各出奇谋,各自施展战术特长,展开了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争夺。清军有火炮和抬枪的优势,顺军就充分发挥工事阵地的优势。你的抬枪犀利,我就把你的兵丁引诱到壕沟之内,先丢几颗马尾手榴弹过去,然后再用刀枪杀得你屁滚尿流的!清军也不甘示弱,不惜工本的,将重炮拖曳上山,对顺军的阵地工事进行轰击。甚至到了朝着双方兵丁刀枪并举混战在一处时,朝着交战双方轰击的地步。一个总兵的兵马打得差不多了,撤下来换另外一个总兵的队伍上!反正在多铎、曹振彦看来,这些人都是沿途招降纳叛收容来的各路杂牌兵马,算不上清军基本盘,正好是用来消耗的炮灰,死了就死了。那些能在炮火战场上活下来的,自然而然的就通过了残酷的筛选、考验,成了百战余生的精锐。

    双方都在咬牙拼。

    “只要眼前的鞑子疲惫了,我们就一鼓作气杀出关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