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六章 惊天巨变(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骑兵也不会整天披着一身盔甲,吃得那些粮食,哪里供得上整日披甲的消耗?没油水的时代,肚子饿得特别容易快,所以,能够节省就尽量不要消耗的太快。这已经是这些从明军变成清军的新附军官兵的共识了。

    有人快手快脚的往嘴里扒完了一碗饭,又端着大碗,准备想办法再添上一碗。

    新附军脱胎于明军,仍旧还是使用一队或是一总使用一口大锅,锅上沸滚煮着的,也是一种飧饭。

    这种伙食,便是用米饭篜熟,然后放到水中曝晒,反复几次,最后得到一些干米饭,有点类似后世的压缩饼干。

    虽然一小团飧饭,用热水泡开后可以变成一大锅不过当然谈不上什么味道,需要用盐,醋等物佐食。

    一般大明军士的月盐,有家口者二斤,无者一斤,不过此时各军克扣成风,便是军士的月盐,上峰也要克去一半,或是一大半去所以吃飧饭时能有一些盐巴配饭,也算是一种享受。

    不过这些骑兵的待遇,明显要比步兵要好,虽然同样克扣,不过大多数骑兵们还是有一些干菜,干肉诸物配饭。

    骑兵自然不屑与步兵聚在一起,他们也一堆堆,聚成自己的圈子。

    不过,步兵们也有自己的一点小福利,不时的有人在同伴的掩护之下,偷偷的从怀中取出一件从大顺军阵亡士兵身上搜检出来的物事,同同伴们分享一下:“瞧瞧!这是咱老子从一个流贼身上抢来的!要不是老子打不过亲兵营的那几个家伙,那个流贼的一身甲胄就是咱的了!不过,听那几个亲兵说,这东西叫什么辣椒,用油盐腌了,拿来下饭最好不过了!来!都尝尝!”

    “韩老四!你狗日的个怂货!咋不抢个肉瓷罐回来?前日右哨的王秃子,就从一个流贼身上抢了一个肉瓷罐还有一个铜酒壶,全哨的人都尝到了酒味!”

    兵丁们嘴里叫骂着,手上动作却不会慢下来。此时他们的碗里,红艳艳的辣椒带着油香味道和盐的咸味扑鼻而来,几个人几乎连筷子都几乎一起吃了下去。。

    更有人一边吸溜吸溜的体验着从舌头到口腔的烧灼感,一边大声称赞,说这种辣椒当真是好东西!下饭得很!也不知道流贼手里还有多少从南蛮子那里弄来的好东西,明天开战的时候,咱也碰碰运气,看能不能从那些流贼身上发笔小财!

    吃完晚餐后,各营中一阵阵喧哗,从步兵到骑兵,人人形态各异。

    他们或神情麻木萎谢,有如一个个被生活压弯脊背的老农。或吊儿郎当,流里流气,翘起二郎腿闲聊,如同市井泼皮。更有众多的烟枪悠闲地吞云吐雾,此时的北方,不论是大顺军还是清军,军中吸食烟草普遍,残酷的战争下,烟草也有助于减缓压力。也只有烟叶这种东西,在南粤军的对江北封锁禁运名单上,不曾名列其中,而且,属于敞开供应的品种。

    享用晚餐完毕,这些官兵们惬意摸着肚子,庆幸着自己又在这世间多活了一个白天。

    而在距离不远处的大顺军阵地后,顺军营寨之中也同样在开晚饭。依托着关中后方,进行内线作战的大顺军,伙食供应要比清军好得多。而且,大顺皇帝李自成,也深谙将士心理,完全是照着夏季麦收时向麦客短工们供应饭食的标准来,不然,面对着这样惨烈的绝户仗,只怕依托深沟高垒的大顺军也扛不住清军的炮火。

    同样是埋锅造饭,顺军的饭食要比清军强得多了。

    骡马拉着辎重车在伙房边上停下来,有辅兵们手脚麻利的从车上搬下整筐整筐的肉瓷罐,咸鸭蛋等物。咸鸭蛋每个兵丁一个,肉瓷罐,则是另有一种吃法。

    大块大块的用盐和面粉混合着大小不一的猪肉块、鱼肉、鸡鸭肉混合制成的肉瓷罐,被伙夫们均匀的切成块,放在油锅上被热油微微煎炸一下,顿时一阵浓烈的香味在人群当中蔓延开来,让人闻之垂涎欲滴。许多人不由得喉咙咕咚的咽了一口口水。

    各部的伙夫们手里忙个不停,发面和面,面团在他们手中不断变换形状。随后这些面团被分为一斤上下,重量基本相同的等份,擀成圆饼形状,撒上碎葱、细姜、盐及蔴油等物,放在巨大的饼铛里烤烙。

    滋滋声响不断,香气扑鼻,一个个金黄色的大饼就这样成了。

    按照份量和油水,其实普通人吃一个大饼就能吃饱,毕竟一个大饼就是一斤上下了。更不用说,每个人还有一个咸鸭蛋。

    在主食摊子旁边,一字排开数口大锅。一锅锅的肉汤煮起,里面干菜、肉块、马肉,葱蒜混合在一起,向外散发着热腾腾的香味,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