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李自成的勿谓言之不预也(第2/7页)
内部,陷入了争论之中。
以李岩为首的河南籍将领官员主张,出潼关,在洛阳至开封一线重新恢复大顺的统治,与盘踞豫东的清军展开战斗,想法与山东的南粤军取得联系,东西夹击清军,这样,既可以恢复河南的部分地盘,又可以将清军赶出河南,至少可以把清军赶到黄河以北去。
可是,以李自成、刘宗敏等人为首的大顺军老人,却主张逐步转移战略重点,把兵马开到湖广地面上去。一来那里没有敌情,兵马可以得到休整时间和空间。二来,也是因为没有敌情,湖广地面上粮草丰足,大军的军粮容易得到补充。这几年,湖广地区的粮食生产已经渐次得到了恢复,颇有几分当年“湖广熟天下足”的气象了。
第三条理由,李自成等人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大顺军高层都心知肚明。大军到了湖广地面,便可以依托长江航路,最大限度的缩短同南粤军的贸易路线,大顺军的火器弹药,军中所需药品、布匹等物,获取的时间便短了许多。不必像之前那样,需要从长江上岸之后穿过湖广山区,再进入陕西地面。
这两场战事打下来,虽然大顺军都获得了胜利,但是,军中储存的南中火药、炮子等物,特别是马尾手榴弹,几乎消耗殆尽。如果不是从清军大营当中缴获了不少,李自成都不敢保证,再有一次战事,军中是不是还能有炮火支持了!
所以,大顺军南下就粮、获得补充也就成了占据了优势地位的意见。
但是,作为河南籍官员将领的李岩,还想着能否通过努力,获得一定的折中道路,比如说大队人马南下湖广,别遣一支偏师到河南去,免得把河南大片土地拱手让给清军。
“陛下,如蒙恩准,臣愿意领数千人马往河南去,为陛下守住河南。”
李岩信心满满的向李自成请旨。
但是,他却不知道,在李自成表示容朕好好想想之后,他的两位河南同乡,曾经的乡试同年牛金星,还有曾经受过他的恩惠的江湖术士宋献策,却在当晚求见李自成。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