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八十九章 鱼生粥、长鱼面(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施琅所说,让李守汉再进一步,那,除了封王之外,便只有眼下的朱由崧屁股下面的那张椅子,才勉强算得上是目标所在了。

    “正是!左军东进,便是第一步!他若是不东进,就要被李闯吃掉。东下,我军便以临阵脱逃,甚至是勾结李闯的名义消灭叛军!把左军消灭了,朝中那些与父帅阴阳怪气皮里阳秋的货色,就不敢再放肆!”

    “不错!老朱家这些人,个个都是属猪的!都是记吃不记打的货!正如你所言,局势越是糜烂崩坏,主公的权柄便越大。反之,他们就要算计主公了!”

    “这些年,父帅各种忍辱负重,殚精竭虑的,就想让中原不至于崩坏,可是,这些货色们,嘴里各种忠君爱国,心里各种男盗女娼!所以,我们干脆就把桌子掀翻了,大家桌子下面的那些小手段小动作,就都不要玩了!拉开车马,明着上场吧!”

    施琅与李沛霆的这番言语,若是被别人听去了,绝对是大逆不道株连九族的罪名。可是,眼下情势却不同于朱元璋、朱棣父子在朝的时候了。不要说周围都是施琅、李沛霆二人的心腹亲信,就算是有东厂、锦衣卫的打事件的番子在,又有谁敢来对这二人动手?

    两个唯恐天下不乱,胆大包天的家伙,便在这一刻,彼此交换了意见。

    我们之前讲过,南粤军内部,也是山头派系不少。按照对中原的态度来区分的话,有所谓的南中派和内地派之分。已经阵亡的大公子李华宇便是南中派的首要人物,这一批人主张,中原,便是南中的劳动力和人口来源,原材料产地和产品销售渠道。至于说别的,敬谢不敏了。

    而内地派则是主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这个王,应该是由咱们南粤军的统帅来出任。中原,也应该是在咱们主公的领导之下。而李沛霆、李沛霖兄弟以及许多的南中老人,第一代南中移民大都是这一派。

    虽然对于中原的态度不同,但是,这两派人,都对李守汉能够更上一层楼有着狂热的动力。

    “当皇帝!主公必须要当皇帝才是天理正道!”

    这是他们的一致看法。中间所差别的,不过是李守汉在哪里称帝登基的问题了。内地派固执的坚持,主公必须要在南京北京这两个地方登基称帝,才勉强配得上主公的身份。而南中派则说,皇帝嘛!在哪不能当?广州也可以登基做皇帝嘛!就在广州称帝,管辖两广之地,号令天下便是。虽然地盘不大,那也不影响主公以九五之尊来君临天下。如果主公不想在广州,那咱们就回南中去!

    “光是消灭左军,让朝中东林一党手中没有了可以壮胆的刀是没有用的。至少是不够的。”姜还是老的辣。李沛霆缓缓道出了他内心的想法。

    “不能让朝廷上这帮人有所倚仗!不能让朝廷的直辖之地安静下来!”

    他所说的有所倚仗,施琅理解的,就是不能让朝廷中的东林一党手中有杀人的刀!

    历代朝廷,权威不振的原因,究其根本就是手里没有震慑四方的屠龙刀,腰里的钱袋子空空如也。

    这一点,我们不妨以清朝为例。在太平天国军兴之后,虽然湘军渐渐取代了绿营的地位,但是,在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被李秀成彻底摧毁之前,清廷还可以对湘军爱答不理的。以至于湘军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身份不明的黑户,就连统帅曾国藩本人,都是不知道自己做的什么官身份是什么差使。

    可是,当江南江北两大营被摧毁之后,湘淮军的地位便骤然提升,以至于长江中下游都是湘淮军的地盘了。不过,这个时候,朝廷手里还有一柄利剑可以用来壮胆,这就是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八旗马队。但是,当这位僧王爷走到了山东曹州府高楼寨,遇到了安徽捻军的战士张皮绠之后,这柄利剑也就不复存在了。从此,湘淮军的势力便不可遏制。就算是到了庚子年间,公然与朝廷旨意对抗,搞东南互保运动,远在西安的慈禧和光绪也是毫无办法。

    李沛霆虽然不知道几百年后某个历史时空发生的故事,但是,我天朝历朝历代兴衰成败的史料堆积如山,各种招数屡见不鲜。

    “左良玉要除掉,江北也不能平静了。”

    李沛霆喝了一口鱼生粥,好整以暇的说了这么一句。

    其实,江北的局势,不用李沛霆去搅动风云,也是乱成一团麻了。

    按照范晓增的筹划,马鹞子王辅臣、图哈、鄂奎三个骑兵将领负责抄袭二刘的后路,沂蒙警备旅则担任了正面攻击的任务,两路大军协同合作,几乎是一个照面就击溃了二刘。

    残兵败将四散奔逃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