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三章 蓖麻产业链、管子之术再发威!(第3/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价?而桑蚕丝,大部分是来自于内地江南,又是什么采购价什么成本?有便宜的、可以随便用的自家产品,为啥我要花大把的钱出去采购别人的?老子又不是脑子进了米田共,又不想拿回扣,疯了吗?老子地盘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万里的海岸线,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可以出产多少蓖麻蚕丝?!

    仅此一项,郑芝豹的抚垦总局便收回来了蓖麻种植的成本,并且获利甚多。

    更多的收入还是蓖麻蚕丝的绸缎。

    虽然蓖麻蚕丝的颜色和光泽不如桑蚕丝,手感也不如桑蚕丝。但是,架不住南粤军有着成熟发达的印染行业啊!上好的颜料花色手段一上,顿时便遮盖了颜色和光泽度的缺陷。就像好的化妆师能够把六十多的刘奶奶打扮成十四五的天真少女,建行行长的许情人可以号称冻龄女神一样,化妆师的功劳不可埋没。

    除了这些手段之外,便是充分发挥蓖麻蚕丝与其他纺织物能够默契配合的特性。棉花、苎麻、桑蚕丝等等组合,大批的蓖麻蚕丝产品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市场对象针对的便是天竺、天方、欧罗巴那些想穿丝绸衣服,但又穿不起上好的桑蚕丝制品,而且,担心丝绸衣服很快便破损的人群。颜色艳丽花色繁多,且又结实耐用的蓖麻蚕丝制品,很快便成了外销拳头产品。

    除了蓖麻蚕丝制品之外,更有一个产品让人恨之入骨。

    蓖麻蓖麻,说到底也是麻的一种。同什么苎麻、黄麻、亚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一样,都可以作为麻布这种纺织品的原料来源。

    但是,缺点,和蓖麻蚕丝一样,粗糙、难看。

    但是,架不住南中的纺织业和印染业手段高明。将从天竺、缅甸干旱地带弄来的棉花与蓖麻纤维结合在一起,纺织成为蓖麻布,之后再精心漂染。

    对于中原地区90以上衣不蔽体的17世纪中国屁民而言,他妈的有衣服穿就不错了,还尼玛逼得嫌粗糙?这些布匹,在江南、在中原、在西北、在华北、甚至在乌斯藏、在榜葛喇、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