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了营兵制度之后,然后家丁又成了各部战斗力核心,和将领们邀功的王牌和逃命的盾牌。在这个过程中,将领克扣士卒粮饷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他们用脧削所得,过着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且向兵部官员、监视太监和纪功御史等人行贿,营求升迁或开脱罪责。这就决定了他们同士卒的矛盾必然激化,平时摩擦甚多,平日里都是动辄鼓噪、索饷、哗变,战时更不可能做到上下齐心。戴笠曾经指出,明朝边将“一万额兵,止有六千,以四千为交际、自给、养家丁之用。沿袭既久,惟仗家丁以护遁、冒功,而视彼六千为弃物。弃物多而家丁少,终不能以御敌。”将领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采取了自养家丁的办法。他们把克扣来的钱财拿出一部分,豢养一小批经过挑选的士兵,给予较好的生活待遇和马匹器械等装备。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家丁》条说:“今西北将帅所蓄家丁,其廪饩衣械过额兵十倍。每当大敌,用以陷阵,其善战者多以首功自奋。”将领即便革职离任,家丁也依旧由他们带回原籍供养。
既然是大家都在这么干,那么,就大家一起来扛吧!
但是,虽然大家都清楚,咱们这么干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检查,保住能够合法的半合法的继续喝兵血的权益。但是,就像是官绅大户们组织暴力抗法,暴力抗税然后还要写个《五人墓碑记》一样,刘泽清也为了这场抗拒点验校阅的行为,好好的琢磨一下名号。
不光是要有一面光鲜的旗号在手,还要尽可能的联络盟友,扩大声势。
“这个自然。如今大明各处百姓官绅,苦新政而不敢言。伯爷不妨和其他几位爵帅一道,登高一呼,请朝廷念天下百姓疾苦,行仁政方才是中兴大计。若是打出仁政的大义名号来,不光是爵帅部下所为名正言顺,便是驻节扬州的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史大人也会对伯爷的作为表示支持的!”
“伍先生果然是算无遗策,才智无双!”李化鲸在一边不由得钦佩的五体投地,双手向伍飞鸾伸出了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