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九十九章 臣提一旅之师西征!(第5/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有更不科学的呢!在对祖宗祭祀活动十分看重的福建,东山县至今都有一个习惯,每到清明节,“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是当地的习俗。谷公,就是50年代开始在东山县担任县高官的谷文昌,他去世后,作为南下干部的他,把自己葬在了东山。

    (不厚道的作者想,要是有人在类似于东山这些地方大力宣传个,说国军的各种好的话,当地那些没什么文化,不懂得人文情怀的人,会很高兴的与他进行一番触及肉体和灵魂的密切交流的。)

    “便是左逆所部以五十万计算,他背后是李闯追杀而来的袁宗第、郝摇旗所部精锐,为保后路不失,至少要拨出十万员额的兵马防御后路。这便账目上只剩下了四十万人。”

    “所谓杀贼需兵,用兵需饷,然某家自出世以来,遍观我大明各处官兵,向来相沿虚冒,领一万人饷,只有三千个兵,且还老弱差杂。大抵各营额设之兵,原有额饷,实练堪用寥寥无几。”

    “如此算来,左良玉的四十万虚兵,不过是有十二万罢了。且老弱病残掺杂其中,能够有几何战力?远不如臣的一旅精兵。”

    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几百年的骂名,但是,朱由崧和马士英都是接受了中国传统经史子集全套教育的人,对于历史熟悉得很,当下听得李守汉如此一番剖析,顿时心中释然。

    “大将军莫非是要效仿郭子仪单骑见回纥?”

    当初,仆固怀恩蛊惑了三十万回纥军兵临长安,郭子仪部下只有一万多人,但是,郭子仪却是丝毫不惧,引领着部下这一万多人自渭水与其对峙。然后,以他在回纥军中的威望,大智大勇,化解了这场危机,并且利用回纥的兵力击退了吐蕃兵马。朱由崧这么说,也是很好的给李守汉灌了一碗米汤。把他比喻成了帮助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七子八婿寿考而终的汾阳王郭子仪。

    李守汉在心里撇了撇嘴,“老子要想自己称王,还用得着你?老子可不想让老子的儿子唱一出醉打金枝。那群小子,可没有郭暧那么好的脾气!”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