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寒江的话,再次的激起了众怒。我们不避炮火,不惧生死的去打仗,打下来了鲁南和江淮之间的大片土地城池,将数百万人口置于大清的管辖之下,如何是便宜了梁国公?
“如果我用几万人马和几座县城州城府城来拖住大清的几十万兵马,然后,利用这段时间整军经武,囤积粮草,整肃内部。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军队这半年要消耗多少的粮草军饷,要消耗多少的火药器械,要折损多少兵力才能拿下这些城池?这么说起来,先打鹿玛红,岂不是让梁国公占了这半年多的便宜?”
“你的意思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洪都之战?”洪承畴的脸色开始发白了。
独孤寒江却没有想到那么远。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都应该还记得,朱元璋在夺取皇帝宝座道路上最为艰险的一战,其实就是鄱阳湖和陈友谅一场大战。(这一点连鹿鼎记里都说得很明白了。)
陈友谅起全国之兵,东下和朱元璋决战。此时的朱元璋主力还在东线和张士诚撕逼。一时难以西向对付陈友谅。
这一年是闰三月,陈家军包围洪都时已是四月份。有人也许会疑问:为什么陈家军首战选择了洪都,而不是趁虚直捣应天呢?
据不厚道的作者看得一些分析,陈友谅选择这样的进军路线是为求稳妥。上次他进攻应天时,江西大部还在自己手里,无后顾之忧,如今他只有先行拿下洪都,并以鄱阳湖地区为基地,然后循序东下,才觉得更有把握些。当然,也有考虑到征集粮草方便的因素在内。
另外,洪都毗邻鄱阳湖,且是江西的腹心,也正好发挥陈家军的水师威力。反正,在陈友谅看来:取洪都势在必行,也易如反掌。
洪都就在鄱阳湖西面不远处,与鄱阳湖之间有水路(赣江)可以贯通。前面已经说过,鉴于太平城失守的教训,洪都城靠江的一面在加修时特意向里缩了三十步,如此一来舰船就无法迫近登城了。陈友谅此次动员了几乎全部力量,总兵力为六十万人。虽然这个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