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通货膨胀!(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人们安静下来听你白话?

    倒是一旁一直都在抽着烟斗的那名清军千总颇有些手段,见柳攒机挥动双臂半天也没能让人们安静下来,立刻站起身来,将烟斗放在一旁的小茶几上,毫不犹豫的从腰间将腰刀拔了出来。

    “仓朗朗”的一声响,声音不大,但是却让室内的人们都听得清清楚楚的。在外面,在室内的清军兵丁们,立刻各自向前一步,手中紧紧握住了刀柄。

    “当当当当!”那千总用包着铜皮的刀鞘敲打着茶几,“直娘贼的!让你们来商量事,一个个的都和虾蟆一样聒噪!就不能听柳会长把话说完?!再有乱吵吵的额,别怪咱老子不客气!”

    在刀把子枪杆子的威慑下,议事的花厅转眼间变得异常安静,刚才还吵闹不休的人们,顿时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只是眼睛盯着那千总手里雪亮的腰刀。

    “唉!今天的两千银元算是白白的丢到了水里去了。只怕一会柳家的人半句话也不会帮我说。”黄东家心里兀自还在肉疼他双手奉上的两千元汇票,他偷眼看了看坐在柳攒机身旁的柳擎,见这位替柳攒机掌管着车船行的少东家面色如常,不像是要动手杀人的样子,这才强自将一颗心压回了肚子里。

    “刚才柳某也是说了,大清兵马乃是天兵,王师,又岂能像那前明兵马那样,强征民间财货?只不过,方才某家刚刚说了这差使,各位听也不肯听后面的话,便只管自顾自的喧哗起来,这可不是做生意的本事啊!”柳攒机见人们不再吵闹,只管将一双双眼睛盯着他,心中从心底一阵阵的得意之感油然而生,这才缓缓的开了口。

    “博洛王爷格外的恩典,念及我等商民将本求利也是实属不易。故而特为降下恩典,每一石米都是给价购买。”

    嗯?果然是商人的趋利性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听到柳攒机说清兵并不是要强行征集大家手中的粮食,而是要给价购买,顿时心里又是一翻个,“不知道王爷给个什么恩典呢?”

    从崇祯年间开始,各地便是灾荒兵火连绵不断。便是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嘉湖”、苏州、松江、太仓等州府,也是天灾不断。崇祯十四年的时候,连苏州府都大旱,各地满是蝗虫,米价一石要银四两。

    崇祯十五年,五月蝗灾大作,民削树皮木屑杂糠秕食之,或掘山中白泥为食,名曰观音粉。苏州府吴县,米价贵至每石银三两三钱,麦石二两二钱,城乡房舍半空倾倒,死尸枕藉。

    但是,在这些商人们看来,越是天灾,越是粮食减产,越是他们在市面上兴风作浪大发利市的好机会。就算是南中的大船一船一船的将粮食运来,他们也有办法和本事在市面上大肆的放出风声,“南中的运粮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可怜哦!几百条大海船全都葬身鱼腹了!半年之内,不要想有一粒米能够从南方运来了!”

    南中的漕米合约,被他们从一两银子一石米,炒到了翻了两三番的地步。然后,少不得还要往里面掺杂一下沙子石子之类的必需品才能卖给那些升斗小民们。

    如今,听到了柳攒机说博洛愿意给钱购买军粮和油盐等必需品,顿时这些人忘记了方才面临着死亡威胁时的恐惧,脑子了一个个堪比超级计算机一样的小算盘立刻“噼里啪啦”的打得山响。

    “博洛这些鞑子,从江北一路过来,沿途不知道洗劫了多少城池,抢掠了多少的财货,如今手里有的是金银细软,缺少的却是粮米油盐。老子们这个时候好好的讲讲斤斗,板板价钱,也算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了!替江南江北的百姓们出出这口恶气了!”以黄蓝二人为代表的这群商人们,心中无不是冒出了这个趁火打劫的念头。

    “王爷格外体恤我等。一石糙米给价银元四块,一石粳米给价银元六块!罐头、烧酒、油盐等物也按照现在的市价采办。不过嘛,王爷给了咱们恩典,咱们江南商民也不能没有一点孝心不是?我已经代大家向王爷表示,不管是最后多少银子,零头一律抹去!然后,按照江南的规矩,有个二八回扣,算是咱们大家伙向大清兵马捐了些钱财,以助军饷!”

    至于说大家在粮食油盐烧酒的分量上、粮米的干燥程度上,罐头肉食的保质期上做些手脚,那就不是柳攒机该管的事了。横竖大家把回扣给够了,反正这些东西也不是各级军官将领们食用的。

    其实,这些商人们分析的情形一点也不错。博洛等人一路南下,手里多得是金银细软,手里缺少的却是粮食物资。为了能够筹措到足够的粮食,他们也不会在乎多花些银钱。反正这些银子都是抢了来的,只要军中粮食够,大不了再去别的城池抢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