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南,通货膨胀!(第6/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肉疼他双手奉上的两千元汇票,他偷眼看了看坐在柳攒机身旁的柳擎,见这位替柳攒机掌管着车船行的少东家面色如常,不像是要动手杀人的样子,这才强自将一颗心压回了肚子里。

    “刚才柳某也是说了,大清兵马乃是天兵,王师,又岂能像那前明兵马那样,强征民间财货?只不过,方才某家刚刚说了这差使,各位听也不肯听后面的话,便只管自顾自的喧哗起来,这可不是做生意的本事啊!”柳攒机见人们不再吵闹,只管将一双双眼睛盯着他,心中从心底一阵阵的得意之感油然而生,这才缓缓的开了口。

    “博洛王爷格外的恩典,念及我等商民将本求利也是实属不易。故而特为降下恩典,每一石米都是给价购买。”

    嗯?果然是商人的趋利性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听到柳攒机说清兵并不是要强行征集大家手中的粮食,而是要给价购买,顿时心里又是一翻个,“不知道王爷给个什么恩典呢?”

    从崇祯年间开始,各地便是灾荒兵火连绵不断。便是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嘉湖”、苏州、松江、太仓等州府,也是天灾不断。崇祯十四年的时候,连苏州府都大旱,各地满是蝗虫,米价一石要银四两。

    崇祯十五年,五月蝗灾大作,民削树皮木屑杂糠秕食之,或掘山中白泥为食,名曰观音粉。苏州府吴县,米价贵至每石银三两三钱,麦石二两二钱,城乡房舍半空倾倒,死尸枕藉。

    但是,在这些商人们看来,越是天灾,越是粮食减产,越是他们在市面上兴风作浪大发利市的好机会。就算是南中的大船一船一船的将粮食运来,他们也有办法和本事在市面上大肆的放出风声,“南中的运粮船队在海上遇到了大风,可怜哦!几百条大海船全都葬身鱼腹了!半年之内,不要想有一粒米能够从南方运来了!”

    南中的漕米合约,被他们从一两银子一石米,炒到了翻了两三番的地步。然后,少不得还要往里面掺杂一下沙子石子之类的必需品才能卖给那些升斗小民们。

    如今,听到了

-->>(第6/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