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拖网捕鱼与海难者(下)(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哦!二人似乎有些明白了。

    大年初五,便操演人马,制造火器,看来,这里的主政者,其志不小啊!

    街道的一头隐隐约约有一些骚动,随着一阵阵尖利的哨音,一队人从街道的那头走了过来。

    那是一群征召入营接受训练的壮丁!从十七八岁到二三十岁,年龄跨度很大,但是,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兴奋和光荣的神情。

    他们身上穿着统一样式的制服,窄袖、排扣,腿上打着绑腿。身后的竹筐里装着自家制作的竹甲。从第二批壮丁征召入营训练之后,守汉便决定,以后每一个士兵需要的竹甲,都由士兵自家制作。由公家给予补贴。

    “每一个父母妻子,给自己的丈夫儿子制造在战场上可以保护生命的甲胄时,都会用尽全部心思的。”

    士兵入营后,可以在验收过竹甲之后,拿到一张面额为十斤精盐的盐票。他的家庭可以用这张盐票去换取精盐,或者卖给那些需要精盐的人们。到了部队后,每人会分一副板甲,竹甲也有3公斤,士兵喜欢把板甲套在竹甲的外面,隔热透风还提高了防护性,对此,李守汉也直摇头,这个时代,没有弓箭刀枪可打穿板甲,除非是近距离的滑膛枪的铁弹,但是,铁弹也打不穿竹甲,换句话说,士兵只要被实心弹击中,一般是不会受伤的,恩,当然了,开花弹也可以把士兵炸上天。

    “难以想象啊!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原以为圣人说的只是理想状态,却不想,在这极边远的偏僻之地见到了。”李沛霆口中喃喃自语着,在他的记忆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入营当兵,就算是那些世袭军户身份的人也是如此。李沛霖更加惊讶,他在官场浸淫多年,对大明非常了解,眼前的这些人从那方面看,都不像是大明的士兵。而且在士气方面,更是天上地下。李沛霖眼睛精光一闪,李守汉意图可不小啊。

    “存节兄,不知附近可有清净所在?我有些事务要请教一二。”

    “附近有几家酒楼,眼前正是用饭时分,不如我请二位兄台奉屈小酌几杯如何?”吴存节的兴致也是不错。“还有我呢!”扶着李沛霆的女孩道,她是李沛霆的妹妹,李氏家族的女儿,是小妾柳氏所生,柳氏是江南名妓,李秀秀继承了母亲的优良基因,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而且相貌比母亲更漂亮。

    一路望过去,专营海味的望海楼,南北兼顾的醉春风,经营两广口味的两粤春,还有福建口味的武夷春,广东人的海鲜烧腊,福建人的鱼丸,味道在街头交织,刺激着人们的肠胃。可惜,很不凑巧,走了一段路,城内的几家酒楼,醉春风门口戳着一张洒金泥笺,“汉元商号包场”。望海楼则是裕和泰包场,而两粤春则是通和染坊包场。

    “李兄,看来你只能委屈一下,到街头的小酒馆中就座了。”吴存节苦笑了两声。没办法,今天是开市大吉的日子。府里的几个商号和买卖都要请相与们吃年茶、喝春酒,联络一下生意伙伴之间的感情,好在今年把生意做得更好、更大。而且,这包场的几家商号,那一家不是将军大人的聚宝盆?那一家是他一个内账房的先生能够惹得起的?

    “无妨!在下波涛之中捡得性命,已经将这些放诸脑后了。”

    四人在街头寻了一家小店落座,点了几道菜,不过是些海螺、扇贝、黄鱼、龙虾之类,又要了一份水煮牛肉,吴存节特意交代,“不要舍不得放辣椒!辣椒钱可以单独算!”

    李沛霆同李沛霖却没有注意到吴存节点菜的事情,他们的目光被蹲在门口埋头大嚼的几个人吸引。

    看那几个人的摸样,不像是汉人,而且断发,文身,黧黑的皮肤,上半身虬结的肌肉从衣服的领子之间露出来,一个硕大的海碗,半只熟鸡,一个蹄髈已经被啃得只剩下了骨头,几个人还在那里埋头苦吃。

    “存节兄,这是?”李沛霖用目光示意吴存节。

    “沛霖兄,你有所不知,这些人,要么是附近的那些刚刚内附的村寨的土人,到镇上寻觅些伙计,或是卖了土产,要买些精盐、铁器、棉布、丝绸之类的物品回去。或者,”他压低了声音,“可能是几处矿场、船厂等处用的土人战俘。拿了工钱,又赶上休息,便到街上来大打牙祭。”

    “土人战俘,那便是官奴了?为何还要有工钱?和休息?”李秀秀觉得很是新鲜,甚至是匪夷所思。

    “这里面的事情,我也说的不是很透,但是大人有一句话我觉得是至理名言。”

    “愿闻其详。”

    “当日,捕捉了大批土人战俘,分派到各处,进行劳作,苦役。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