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新年的规划与展望(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同塔、永隆、槟椥、芹苴、蓄臻、安江、建江、茶荣等等诸多河静移民建设的垦区开始大动土工。不过,似乎这样劳民伤财的举动,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流窜在各地的前阮家的残兵败将,还有那些心怀不轨的野心家们,无法找到青壮年兵员。单靠各地的一些老弱病残,只能是给散布各地的武装工作队刷刷作战经验,积累一下战功而已。

    “哦,没事!想到了今年我们的最大收获,便是平定了南方的劲敌阮家,进而打开了南下的通道,让我们的战略发展空间空前巨大,而不是单单局促于河静一隅。”守汉猛地惊醒,发现自己居然走神了!

    的确,如今在地图上放眼望去,自河静向南,一条宽阔的大道,如同树干,向南方延伸,不断的向周边放射出支线,将无数的屯堡村寨连接在一起。

    “如今的这条驰道,哦,照主公的说法,公路。差不多每七天可以完成一个驿站的施工,也算是差强人意了。”虽然是这样谦逊的口气,但是得意之色,在李沛霖的脸上洋溢着。

    将这条公路的施工总承包给阮福英的丰顺联号,是守汉力排众议乾纲独断的结果,并且在江南新区大举征发民夫,给予口粮、银子,让他们来进行路基的硬化等基础施工。

    “这半年的施工,差不多吃掉了我们邻近江南的四十多个屯堡村寨的两年屯粮,每个月要花费上万两的银子,还要支付十几万斤的精盐给民夫作为工价费用。总价差不多要花费三四百万两银子,几乎和鸿基港、平巴港的费用相当了!”执掌户房的福伯,捻着胡子啧啧不已。

    “话不能这样算,福伯,如果我们不修这条路,那么南下道路艰难不说,阮家的残余势力势必会纠集民众起来同我们对抗,这样一来,我军势必要旷日持久的同此辈消耗,花费的银钱军粮,可能比这些要多出数倍十数倍。可是,我修筑这条道路,数十万南方民众,不管是京族,还是苗族、泰族,是佤人,是景颇人,都走出村寨山林,来赚取工钱口粮。而且,他们用了我们的精盐、布匹,便是无形中为我们开辟了市场。”

    “话虽如此,但是,天启四年,两项大开销,一是征讨南阮的军饷军械,另一个便是修筑这条南北道路。”

    “是啊!我家先祖,神宗三大征经历了两个,哪一仗不是将府库打得精光灿烂?”李沛霆将烤好的甘薯递给守汉,趁势接过了话头,“但是我们灭了阮家,似乎河静府街头的买卖生意还兴旺了不少?”

    两只手不停的颠倒着烤的焦黄香甜的甘薯,口中不停呼烫的守汉,美美的吃了几口甘薯,这才正面回答李沛霆的不解。

    “二哥,这你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万历皇爷的三大征,打得还是江陵相公留下来的家底,都是以田赋为主的,但是,各种勋贵、官员、生员、太监、皇庄、宗室都是不交粮不纳税的,可是,你在河静、在南中看看,自你我以下,有哪一个敢不交粮,不纳税的?老实讲,我交的税比哪个都多!”守汉谈起自己的施政,不由得眉飞色舞。

    李家兄弟沉默了,官绅一体完粮纳税,是河静乃至整个南中地区不惧怕战争,甚至喜欢这种大规模消耗钱粮的活动,原因无他,从各个工坊到农户,都会得到大量的订货和采购,而他们得到的金钱,又以税收的形式回到府库一部分。“这样便是生生不息。”

    “这一年,”手里拿着从护书里取出的几张文书,沛霖侃侃而谈,尽管他根本就不用看那几张纸,上面的数目早就在他的脑海里了,但是他还是习惯的将这几张纸捏在手里。“根据港口和税关的报告,我们进口的大宗货物主要是生丝、丝绸、棉花、小麦、茶叶这几类,其中,生丝和棉花主要是供给给各个工坊的原料,小麦,按照一石稻米换一石小麦的价格看,我们吃亏了不少,但是却补充了我们面粉的需求。丝绸、茶叶这两部分,六到七成之间是用来做转口贸易,卖给何塞那一班西班牙人,以及岛津家和英吉利人。”

    “出口的大宗,首推稻米,对于广西的稻米出口,维持在每月二十万石上下,过了年,打算推广到广东,将出口量变成每月至少四十万石,让湖广、江南、福建的军民人等都吃上我们的稻米。”

    “二哥,这下知道为啥把你从松江调回来了吧?我们这几年连年丰收,再加上九龙江垦区也开始大量生产稻米,再不出售,便会谷贱伤农。”守汉笑吟吟的递过一杯热茶,为李沛霆讲述着他的重要性。

    沛霆心头一热,正待开口,那边沛霖继续在讲,“稻米之外,便是诸多我南中的产品,精盐、白砂糖、染色布,钢铁制品,这四大项皆是我南中财富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