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张小虎家的陆海之争(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实心炮弹,二十枚榴霰弹,以及相关配套的火药。”

    “左翼的这个月的军饷,菜金。一共一万二千两,出海津贴四千两,下个月的口粮一千五百石。另外,有汉元商号委托你代售的盐一千石,布一千匹。”

    手里拿着一份清单,兄弟两个在码头的栈桥上就开始交割起来。

    “另外,还有给玄武前营的一百柄绝户刀,一百五十支丧门枪,四十支火铳的补给,你也一并收了。”

    除此之外,船队带来的大宗物资,便是一样极其庞大的货物——烧灰。

    “小六子,我就不明白了,你几次三番的上呈文,要这么多烧灰做什么?修路啊?可是,你这里四下里很是平坦,就算是把炮台里都用烧灰砌筑地面,怕是也用不了这许多的数目吧?”

    一面督促黎族劳工将船上的烧灰桶搬下,张小麒拿出了三哥的派头,口中喋喋不休的同张小虎叙谈着。

    张小虎摘下黑色护目镜,将黄铜制成的镜架很是随意的别到了竹蔑编成的凉帽上,弯下腰,眯缝着被海风吹的有些睁不开的一双小眼,仔细的在栈桥上搜寻着什么,过了半晌,他,猛地欢叫一声,“老子看你还往哪里跑!”

    张小虎手中紧紧的捏着一个正在蠕蠕而动的东西,递到了张小麒面前,“三哥,你还认识这个玩意吗?!”

    “六叔,这是什么?”从张小麒身后,冒出一对小脑袋瓜。

    “大狗二狗!亏你们还是我们张家的后代,还是在船上长大的!”张小麒低声喝骂了一句,“还有脸问这是什么?这是船蛆!”

    一面将手里的船蛆递到两个侄子面前,让他们仔细的看看这为所有在海上讨生活的人所深恶痛绝的小生命。一面问自己的三哥,“你怎么把这两个小子带来了?四哥知道吗?”

    大狗和二狗,是张家老四张小彪的儿子,也是张家这一代中硕果仅存的两个男丁,其余的,都在张家老大发动的弑父夺权中被杀了。

    “哦,你四哥升官了,被调到了藩郎,如今的平顺营,当了一个知府吧!也算是手下管着几万人口呢!”

    投了李守汉之后,张老三,也就是这个张小麒,因为善于调动船期,管理船只是把好手,被委派到了汉元商号,而老四张小彪,因为腿脚受了伤,无法再进行海上生涯,于是便在河静不远处安排做了一个镇长,几年下来,也是考评优异,在这次调整地区建制的时候,被委派到了昔日的占城王国旧地,当了一个知府。

    但是,到那里去上任是没有关系的,这两个儿子,可是从混乱中,用十几个亲兵的命换回来的,不可以随便就跟着自己去那种蛮荒之地,老三老四商量了一下,觉得效仿一下古人,遣子为质,也可以表示一下自己的忠心。

    “我就和你四哥给主公写了封信,说平顺那边也是刚刚平定不久,事情头绪万千,带着孩子去不方便,就想把大狗和二狗留在河静读书,最好是上讲武堂,以后也好给主公效力!”

    “然后,主公很是好言好语的安慰了一番,还在河静府给你四哥留了宅子,让人安排这两个小家伙去讲武堂的养成班读书。结果,唉!也是家门不幸!”

    提到家门不幸,张小虎不由得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想起了自己那个弑父屠弟的兄长。

    “六叔!六叔!”大狗高举着那蠕蠕而动的小虫子,兴高采烈的向他跑过来。

    “你说这东西是什么?”、

    “船蛆!”

    船蛆,虽然说是蛆,但是实际上是蛤的一种,属于贝类,而且据说吃起来口感还不错。但是,这种吃起来口感不错的东西,却以木头为食物。而且,如果不加以防范的话,生活在船上、码头栈桥上的船蛆,会在半年,顶多十个月之内,将一条船或者一座栈桥蛀得千穿百孔。

    为了防止这种小生命对于食物和种族延续的追求,当时的人们,不得已在每隔几个月,就把船或是驶进河道里,用河道里的淡水对船底进行浸泡,来除掉这些令人讨厌的小生命。

    如今,南中军水师的船底,拜真腊的菩萨铜矿所赐,已经开始逐步进行黄铜包底,这些小生命的活动空间被大为压缩,但是,张小虎新修建的这座榆林军港的码头、栈桥,可是以木头为主建成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几次三番的要你们送烧灰来的缘由!”张小虎虎着脸同自己三哥解释道。

    逐步的将木质的栈桥构件更换成水泥浇筑的构件这对于栈桥、码头的寿命而言,都是大有好处的。

    走在红沙镇的街头,一路不时的有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