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双炉制的倡议(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四,我问你。”

    高踞在首席的守汉,半晌沉吟之后,终于开了口。

    “你也知道,如今我南中缺少的是人,缺的更多的是技术人才。这一旦如你所说,建设了两台炉子,三台炉子,有炉子,没有那么多的人去操作,这又该如何?”

    苏老四人虽然憨厚,但不傻,他也知道这是自己可能这辈子最好的机会了,于是打叠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守汉的发问。

    “主公,其实也很简单。”

    苏老四的法子说穿了,便是一文钱不值。从眼下高炉的操作人员中抽出三分之一来,再配属上一定比例的学徒工投入到新炉子的建设当中去。在建设高炉的过程中,让学徒们尽快的了解熟悉高炉的内部构造、运转流程。

    “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比课堂上和工场里看,要来的快得多!就像我老婆的后厨,时不时的也让洗菜的小力巴上灶挥动一下锅铲,或者去切菜。道理是一样的。”

    老实人毕竟是老实人,几句话便又暴露了本色,不过这次,守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让别人不好去起哄。

    “我们可以让负责组织装料的兄弟们也去参与冶炼活动,去学习观察火候,至于说装料的事情,其实大可以由几名同事带领那些官奴去做就可以了,我们的同事只负责指点那些官奴应该如何将焦炭、矿石在炉室预热后一层一层加好焦炭,矿石,石灰石,这样一来,我们熟悉炉前业务的人便多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说,装料的人只负责装料?”守汉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厮分明是摸到了统筹法的门口了!

    按照华罗庚先生的理论,将一件工作比喻成烧水沏茶的流程,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谁都知道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造成了巨大的窝工和浪费。其实也不能算是窝工,人家的活计做完了,没有活可干而已。如果有两台以上的炉子,完全可以将装料、出渣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事情统一都交给那些官奴来做,至于说宝贵的技术人员,守汉可是舍不得让他们都去一窝蜂的装料、出渣。这样一来,充分的利用了官奴的劳动力,可以最大化的压榨他们的剩余价值。

    至于说后来的人怎么评价,守汉懒得去管。只要自家是胜利者,把握好舆论工具,就算是用土人和官奴的尸骨堆积起来的工业体系,也会像美国人开发西部一样,变成一曲英雄的赞歌和一首美丽的田园牧歌。

    两台以上的炉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更好的利用工业效能,将第一台炉子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进入预热室,将六百度的热气吹进炉子,从而把最长需要两天的升温预热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

    按照苏老四提出的理论,两台炉子,可以轻松的完成九万吨的钢铁产量计划,而且是在炉子运行状况良好的前提下,不会采取那种掠夺式的冶炼方式。

    “我说老四,你拿出的这口锅,可是把李大人说的这条大鱼的中段给分着炖了,按照匠师协会的章程,你说我该奖赏你点什么?”一桩大事得到了解决,守汉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他开始半是调侃半是认真的问起苏老四。

    “给南中军做事,给大人做事,还奢望什么奖赏,那是属下的福气!”

    苏老四有些不好意思的搔逗着炼钢工人特有的短发,有些不好意思。

    “你的福气是你的事情,但是制度不可以破坏。这样,老四,这个法子是你提出来的,你便牵头负责建设这第二座炉子,明天起,交卸手边的一切事宜,到凌厂长手下专办此事。先写一个条陈上来,说明你的构想。至于说给你的奖励,等到第二组炉子投产之后大头再议,眼前只能给你点小的好处。”

    “主公,那给老四小的好处是什么啊?”有苏老四的同事在人群里起哄。

    “哈!老子把这钢铁厂上下执事人等的一日三餐,包括夜班工人的夜班饭,都包给苏四娘,这算不算是给老四的好处?”

    “哈哈!这回老四回家去能够扬眉吐气了!”苏老四的几个亲近工友戏谑的语气围在他身边向他表示着祝贺。

    钢铁厂工人的伙食标准在南中军系统里算是数一数二的,就是地位最低的官奴,也是一日三餐白米饭鱼肉管饱,到了后来还有猪肉跟禽肉,而且每月还有工钱,哪怕是奴隶的工钱也比内地一些自耕农要赚得多。

    “李守汉总是需要奴隶,而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