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四章 崇祯版多收了三五斗(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们不粜,广东人就饿死了?你摇着船去珠江两岸看看!各处地方多的是南米,南谷,头几批还没吃完,南洋大帆船又有几批运来了。”

    南米,南谷,南洋大帆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似乎和这里的米价没有什么关系,可以不管。而不粜那已经运到城里来的米,既然作为要涨价的战术被宣布无效,便也只能作为一句牢骚说说罢了。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还要缴火耗、纳三饷、交祠堂里的祭祀钱,各处借下的债总是要打发些利息的。

    “要不,我们到佛山去看看吧!”佛山,号称是天下四聚,有大批的冶炼场,那里的粮食向来都是输入的,也许在佛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价钱在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

    但是,先生又是一个“嘟!”。柜台里的他捻着稀微的短须说道:“不要说佛山,就是摇到省城去也一样。全省的米业大佬们。在新谷下来之前就已经同李二公子商量好了。同行公价,这两个月的价钱是糙米五钱、谷三钱。哪一家敢吃了熊心豹子胆?!和全省同行作对?!”

    “到佛山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佛山怕是要几十里水呢!路上也不太平,听说好几个‘大天二’在沿途收过路费,碰上他们。怕是连船都得赔进去!”

    “先生,能不能多少抬高一点?”差不多是哀求的声气。

    “抬高一点?你吃根灯草说得轻巧!一来,我们这米行是拿本钱来开的,你们要知道,抬高一点,就是说替你们白当差。二来。抬高了价钱。便是和全省同行作对,我们以后还怎么做生意?这样的傻事谁肯干?”

    “这个价钱实在太低了,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去年的粜价是七钱半,今年的米价又卖到一两三钱。方才我契弟说的。一两半也卖过;我们想。今年总该比七钱半多一点吧。哪里知道只有五钱!”

    “先生,就是去年的老价钱,七钱半吧。”

    “先生。种田人可怜,你们行行好心,少赚一点吧。”

    一阵阵哀求的声音沿着河面传了过来,虽然说得都是顺德乡下的土话,徐弘祖听不太懂,但是从这一幅情景上也可以大概猜出来,又是米行在盘剥丰收的农民。

    “先生,您的茶!”

    茶博士左手捧两个茶盅,里面装着茶叶;右手挽一个大的铜水煲,来到徐弘祖面前,左手拎起茶盅盖:右手往上一提,霎时间,一股滚水从铜嘴泻下,势如青龙吐水。登时吓了徐弘祖一跳。定睛再一看茶盅,恰好灌满大半盅茶,周围点滴不漏。

    “小哥好手段!”

    饶是徐弘祖走南闯北,也未曾见过这样的景象。不由他为之赞叹不已。

    “哪里的话,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先生您的点心。”

    几碟糕饼摆在了桌上,供徐氏兄弟二人食用。

    “小哥,是不是上错了点心了?”

    徐仲昭一把将转身要走的茶博士唤了回来,指着桌上的点心盘子向他质询。

    别的倒也罢了,糕饼上面居然是洒满了一层精细雪白的白砂糖,这可如何使得?要是吃了这碟点心,漫说是游历两广,只怕是兄弟两个又要把衣服留在当铺里了!

    “先生,您只管放心用,这两碟点心、一壶茶当真只要二厘。小店绝不敢为难客人、欺骗主顾。”

    听了徐仲昭的质问,茶博士也是颇为委屈,何时见过这样的北佬?当真不是一个爽利的人!为了二厘银子就这样的罗唣!

    徐仲昭半信半疑,将一块碎银子递到了茶博士手中,“那好,这便是我们的茶钱,一会莫要再收了!”

    “您说的哪里话?这茶钱也实在是多了些,您在小店中再喝两次都够了。”

    掂了掂那块碎银子,茶博士眉开眼笑。

    “小哥,这米行门口是怎么了?”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这不是稻谷上市的季节,南洋又有大批新米到了广东,本地的米价钱自然就上不去了!”

    “咦!南洋的新米?他的米作价多少?”

    “新米八钱一石。”

    “方才说漕米五钱谷三钱,是不是与此有关?”

    “先生您想,您是愿意花五钱银子买一石糙米,里面还有稻谷和谷壳,还是愿意买八钱一石、碾过两遍的新米?”

    原来如此!怪不得广东的物价如此之低。徐弘祖这才放心的咀嚼起眼前那在糕饼表面洒满了西洋细砂糖的点心。

    “这点心是不是也是因为米价便宜才便宜的?”

    “您说对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