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 杀还是赏?该如何处置?(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屑的挥动着马鞭在地上抽了一鞭子,“娘的!说老子死了,老子可还活的结实得很!一顿饭一条猪腿,一晚上两个蛮子女人伺候!”

    但是,帐中的八旗将领们却都笑不出来。

    一个建奴甲喇又一个牛录,还有一个蒙古甲喇被人全歼,伤亡数千人之多,这是从老奴起兵以来从未有过的大事,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可谓沉重之极。便是回到沈阳,各人也不知道如何向黄狼、代善等人交待。

    沉思了一会,阿济格作为一军主帅,开口说话。

    “传令,让往明国京城附近打听军情的牛录章京阿山,作为全军前锋,往遵化等处去,为全军出关探路。”

    他看得很清楚,这一仗,令八旗的军心士气大大的折损,再打下去,建奴八旗作为核心骨干力量肯定是不能轻易损失,但是,八旗蒙古和外藩蒙古能够去和这样的军队死拼吗?

    一旦大股明军围拢上来,这进关劫掠的数万人,携带着大批抢掠来的资财人口牛马,如何战,又如何走?

    只能是乘明军还没有做出反应之前,迅速出关,那样的话,这两个甲喇又一个牛录的损失才算是没有白白丢弃。否则,就是全军都要死在关内,匹马不得还乡了!

    “这样一来,我大军便可以从容不迫,从古北口、喜峰口等处出关,回到盛京后,皇上定会将此番虏获的财富人口分发至各旗,为大家补充损失!”

    众人闻听,不由得大声叫好。

    只有阿巴泰,默默无语。

    “七哥,莫要担心,你那个牛录的损失,回去我会向皇上禀告,想法为你补齐就是。”

    看这个平曰里自恃勇猛目中无人的七哥吃瘪,阿济格心中暗自涌起一阵快意。口中却依旧很是诚恳的安慰七哥。

    从最早的欢欣鼓舞中冷静下来后,崇祯君臣却又一次陷入了为难之中。

    “兵部职方司都是饭桶!”

    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德化跳脚大骂。指着兵部侍郎的鼻子用无数极其恶毒阴损的词汇问候着兵部一干人等的全家老小。

    这样一支强兵劲旅,千里而来,自备粮饷斩首数千,为大明立下了如此巨大的战功,而兵部的人竟然不知道他们出自哪里,隶属于何处,这无论怎么骂兵部,兵部的人都没有回嘴的余地。

    “我告诉你,你如果明曰早朝时不能将南中军的情形给咱家弄清楚,你这个侍郎也就不要做了,东厂曹公公那里,我会让他关照你的!”

    丢下一句恶狠狠的话,王德化领着几个小太监走了。

    “我告诉你们,要是今晚三更时分不把南中军的来历给我弄清楚,你们都不要在这里了!上头要我的脑袋,我先杀了你们全家!”

    侍郎送走了王公公,转过头来就将一副凶神恶煞的嘴脸摆在了手下的郎中、主事们面前。

    于是,郎中主事们,少不得将手下的书办召集来,再发一通狠。

    但是,书办与郎中们不同,他们算是官吏中吏的那个系列,多少年来都是父子相承、师徒传授,已经不是用老油条这类的词汇能够形容了。对于如何应付这些官员,如何给自己谋取好处,也是颇有一番心得。

    正所谓官清如水难奈吏滑如油。

    一名书办看了一眼主事,“大人,立功将士既然自称是南中军,军者,便是卫所体系,我们不妨检点清查一下历代卫所的文书档案,看看这南中军到底起于何处。”

    “嗯!好!好!你等火速去办!大概要多久时辰?”

    “这个可说不好,部里、司里历年历代积累下来的文书档案,堆积了十几间屋子,要是这么查一遍的话,三五个月应该是有结果的。”

    三五个月?那不是老子都快被发配走到琼州了?!

    “这个万万不可!还有别的什么办法?!”

    “要是着急的话,大人,您就要向上头请示一下,多要些钱粮,多发些菜金伙食赏钱,咱们多雇佣些学徒书手,连夜赶工就是了。”

    “要是这样的话,需要多久?!!”

    “这个?不好说,得看您肯花多少钱了。”

    话说的到了如此地步,那主事和郎中便是再书生气,也能明白了这群蠹虫的意思,“你且说,今晚二更时分之前,弄清楚这南中军的来历,要多少银钱赏赐?”

    “每人一百块银元,加十石粳米的伙食。”

    “好!依你便是!”

    郎中咬着牙答应了这书办的要求。

    “老兄,你这大话是吹了出去,却如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