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五章 拔钉子与楔钉子(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完了守汉关于将汉元商号给分割改制。同时为官员发放养廉银、养老金的初衷之后,李沛霖暗自长出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大开杀戒就好!”

    “要是主公有意将汉元分拆的话,便要寻觅几个人手好生的计议一下,既不能耽搁了军需民用,又不能误了主公的大事。”

    崇祯九年腊月十七日。

    守汉召集了关于分拆汉元商号的第一次秘密会议。

    一个叫做黄馨的户司承宣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自古货如轮转,银钱似潮水来。可见,这银钱之事是必须要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上的。如今我南中军所铸造之货币,不论是银元还是通宝,都因为成色足,铸造精美而流通各地。北至辽东,西至天竺、佛郎机,东至倭国,皆愿意收藏使用。所以,这银钱之事当列为核心。”

    “属下执掌户部账目,有权查点汉元商号各处账目,属下点验账目之时发现,汉元商号自总号到下属各家分号、关联企业,都有从数万到数十万的银钱在柜上存储。这些银钱在各家自行存储,白花花的银钱在那里堆着,难免有人起了觊觎之心,侵蚀偷漏之事难免。这些银钱加起来差不多有数千万元之多!如果有这样一家机构将这些银钱统一管理储存,各个商号之间往来贸易便只是划一笔账便是。这便是利国利民之举。将军府也不必为了修筑道路港口没有银钱而动用将军私帑。也不必每年铸造那许多的银元和通宝了。”

    “而且。当日主公令我等阅读管子一说,属下便有些心得,这银钱,便如兵马。用钱如用兵,须得让银钱动起来,成为兵法上说的所谓活兵,而不是滞守一处的呆兵!”

    这黄馨无意中竟然说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的概念。看来也确实是一个人物,最起码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守汉赞许的冲他点了点头。

    “准了!这掌管银钱之事的所在,便是银号或者是银行。名字你等下去再议。”

    守汉很清楚,货币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政治象征,更多的是在金融和经济!可以这么说,谁拥有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这个国家!可以参考一下美联储。历届美国总统被刺杀的不少,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美联储主席被刺杀的事情。

    难道说美联储主席的人品就高尚到了这样的地步?让那些杀手们都不忍心把狙击步枪对准他的脑袋?错了!因为他就是各大利益集团的代表,动了他,不就等于是砸了各个财团的聚宝盆?!

    这一来,就算以后自己的子孙不成器,货币发行权给了政府,那么这家银行里也必定有李家的大量股份。因为眼下南中乃至整个亚洲最有钱、最能够吸金的就算是他李守汉了,没有他的资金,这家银行也只是一个空壳而已。

    黄馨的思路给了众人很大的启发,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分割汉元商号的事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德芳兄,我觉得,可以将汉元的其他买卖工场按照产供销运输等各个环节根据各自的职责任务进行分割,然后围绕在你这个银行的周围进行。”

    围绕银行进行的产业重组就此拉开了序幕。

    原先的煤铁联合企业。石溪铁矿,煤田、焦化厂、冶铁工场,被分成了三个矿业集团将采矿业、钢铁业、炼焦业作为主要的经营范围。形成了煤铁重工业集团,成为守汉工业体系的脊梁和骨架。

    而以太平洞兵工厂、纺织厂、船厂、瓷器工场、玻璃工场为代表的一系列制造业也被整合成为制造业集团,涵盖了包括车辆制造,造船,工具制造、武器制造等行业。成为手中最大的一个吸金利器。

    而糖厂、盐场、化工坊等家,因为掌握精盐、白糖、硫酸、硝酸、盐酸、烧碱、火碱、染料、化肥的制造,便被打造成为了最大的化工集团。

    而南中商报,则被改成南方时事。直接归属于将军府,成为守汉直接掌握的喉舌和舆论工具。

    枫树岭实验室和其他类似的研究机构,被划给了将军府,归守汉直接管理。这个巨大的科研机构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为了李家的私人所有。

    经过这一番改造,汉元商号这个曾经让守汉夜不能寐的巨大怪兽,完成了从一个庞然大物到大型托斯拉集团的改变。

    以银行金融业为龙头,将原有的企业分为三个集团,互为表里,交叉控制,那种可以一根竹竿通到底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再发生了。同时也有利于成本的控制。

    而汉元商号原有的销售系统,被彻底的剥离出来,变成了隆盛行。由守汉亲自提名,李沛霆担任总办,常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