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七章 荣耀和新差使(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行的坐办便到了国丈周奎府中,双方就进一步加深商贸合作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签署了一系列商业契约和文书。

    “该赏点什么给这孩子呢?”

    几个女人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赏些金珠宝贝?别逗了,宫里的东西能够看的过眼去的、合适给女孩家的,大多是上次李守汉进京时的贡品,总不能用人家的东西再赏给人家女儿吧?

    一面安顿华梅在宫中住下,一面周后、袁妃、田妃、王妃等几个女人齐聚在天启皇后、尊号为懿安皇后的张嫣所居之所在,请这位已经在这冷宫之中生活了十年的皇嫂来为自己们出面解决这个难题。

    这位皇嫂,可是连著名的权奸阉宦魏忠贤都斗不过她的人物!

    (说点题外话,这位懿安皇后可能在九泉之下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册立了她的这个小叔子朱由检当皇帝。本来是可以名正言顺的从宗室中选一个孩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即位。然后自己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就像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那样。可是偏偏选了小叔子当皇帝,这样一来,自己只能以一个寡嫂的身份很尴尬的生活在这深宫之中。)

    “要赏赐别人,一要赏赐他想要的、急需的,二来就要赏赐他喜欢的。李家不缺钱财金珠宝贝这些,又是刚刚被皇帝封了官职、赏了诸多荣耀。可是在各地官吏宗室眼中,李家依旧是个暴发户罢了!你们好生想一想,如今李家最想要的是什么?”

    看着几个弟媳妇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的样子,昔日的五千美女海选冠军心中涌起一阵快意。

    “自然是面子和荣耀。品级官职乃是国家封典名器。且又不适合给李家的这个女孩。你们不妨想想别的法子。”

    别的法子?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周皇后带着几个妃子向皇嫂行礼问安之后退出了张嫣的寝宫。而张嫣自己则是继续稳坐在蒲团上对着那尊碧玉雕刻而成的观音打开了佛经。

    “李家小妮子,不管怎么样,本宫已经将你送本宫这尊菩萨像的人情还了。”

    当晚,当朱由检兴致勃勃的进了一碗香粳米饭之后。周后见他兴致颇高。便试探他的心情。

    “这李爱卿果然是信人!刚刚开春。便命人将钱粮送来,他这二十余万石粳米一进京,锦衣卫等处送上来的京城米价便告下跌了不到一成!”

    “是啊!难得是满门忠良。李爱卿自己督率人马赴广东剿匪。唯恐路上有失,他儿子年龄又小,就将女儿一个娇怯怯的小女孩派出来押运钱粮进京。这份忠心,皇上,我们该如何表彰一下才是?”

    同内地和边镇上总兵副将们的骄横跋扈,不听调遣纵兵扰民奸淫烧杀相比,李守汉简直就是千古完人了。部队能打仗,敢于同建奴对阵不说,而且纪律严明。比之当年的白杆兵有过之而无不及,最要紧的是,不但不用朝廷出一文钱一粒米的军饷,反而能够将大把的钱粮送到内府之中供应开销。

    自从钱粮到了天津,崇祯就明显感觉到,从内阁诸位大人先生的表情上,和各地带兵将领的文书上,态度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他知道,这些变化的原因只有一个,自己手里有钱了!

    对于这样的忠臣,必须要大加褒奖,给各处的带兵将领们树立一个标杆、一个榜样!

    可是,眼下朝廷还能够有什么东西拿出来犒赏李守汉?总不能马上就给他封王侯之位吧?!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容易让他产生骄纵之心?!

    正在崇祯皇帝踌躇之际,一旁被崇祯和周后赏了酒食的王承恩弯着腰开口了。

    “皇上,皇后,奴婢倒是有一点浅见,愿意说出来供皇后和娘娘一笑。”

    “大伴,你说。”

    得到了崇祯的允许,王承恩先是在屋内扫视了一番,今天算是家宴,朱由检一家基本上到齐了。因为朱由检难得的好心情,屋子里显得其乐融融。

    坐在一张桌子后面的坤兴公主朱媺娖,年不过十一、二岁,却是长相端庄秀丽,她身子纤细,又给人以一种柔弱的感觉,她为我们大家熟知的名字、头衔,就是著名的长平公主、独臂神尼、九难之类的,韦爵爷的师傅等等。不过此时的封号是坤兴公主。她的生母在生下她之后不久便因血崩症病逝,一直养在周皇后宫中,由周皇后抚养长大。

    仔细端详了一下坤兴公主,王承恩心中有了计较。

    “皇爷,皇后,非是奴婢干预政务,只是眼下的一件差使怕是必须要由龙虎将军去办。皇爷要是想奖赏龙虎将军,倒不如多给他派几件差使,所谓能者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