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七十二章 尴尬的重逢(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更是直观的是,每一册的扉页上都有着人物绣像,看了便知道是谁。每一回的头里也有插图讲述着这一回里发生的故事场景。更令黄太吉惊讶的是,几次战役,比如说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有地图作为注解。虽然是三国时期的地名,但是上面交战双方的兵力、将领、驻地都看得十分清楚。

    “好!二弟,不瞒你说,八哥为了这书籍。特意从朝鲜那里令他们每年进贡纸张前来。你若是能够将这样的书籍大大的运来。八哥愿意用银子、人参皮毛同你交换!”

    黄太吉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把这三国演义作为八旗军中的必备读物,发到每一个牛录。令笔帖式们读给各级军官听。一来,可以作为兵法谋略的普及读物,寓教于乐。二来,可以用罗贯中作品中宣扬的忠君思想来给那些两红旗两白旗镶蓝旗的奴才们洗洗脑子,让他们知道,应该效忠的不是各自的旗主,而是他这个大清皇帝!

    书的作用和危害,在场的各位旗主和王爷却没有黄太吉想的那么远,以多铎为首的一群人眼睛只管盯着那大铜锅里正在上下翻腾的鱼汤,间或在沛霆护卫身上的甲胄和刀剑上停顿一会,眼中满是贪婪的**。

    “阿武!你们几个过来。”

    在沛霆的召唤之下,他的护卫们几步跑了过来,“见过大掌柜!”

    “把你们身上的甲和刀剑都卸下了。”

    护卫们互相看了一眼,军令不敢违背,只得解甲。

    很快,几十件甲胄和刀剑便在众人面前摆了一地。

    多铎抢步上前取了一柄马刀在手中,略一掂弄,觉得入手便很沉重,与马刀的外形不是很相符。而旁边,豪格一样取了一口宝剑在手中。

    他回头看了看黄太吉,黄太吉的黑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情。这叔侄二人各自拔出刀剑,在春日的阳光中一点光芒在刀剑上闪跃跳动!

    “皇上,知道您需要这个,但是眼下我无法确保能够从南海将军器弄出来,那里对此类物品管制的极其严格。只能将护卫身上的盔甲刀剑相赠给皇上和各位王爷贝勒了。”

    “好刀!”多铎的一声高呼,将沛霆的话音完全盖了下去,远处,一个巴牙喇兵哭丧着脸,手中的熟铁马刀被砍成了两截,只有一个刀柄和半个刀身在手中握着。。

    众人的目光完全被多铎的举动吸引过去,呲铁钢对熟铁,完胜!

    接下来,便是进入到了热烈的技术讨论环节。

    沛霆命人给每个王爷贝勒盛了一碗汤,众人喝着鲜美的鱼汤,坐在毯子上讨论着生意,恍惚间仿佛回到了老奴初起兵时的情景。

    明争暗斗便在众人夸口鱼汤味道鲜美时开始了。

    以黄太吉的意思,对外贸易,要由他这个大清国皇帝一手掌握,之后按照各旗的人口数量统一进行分配,严格禁止各旗在私下里进行贸易活动,防止各旗的势力再度扩张。但是,这样的做法同各旗旗主的想法南辕北辙了。

    一时间,多铎同豪格争吵,济尔哈朗也大声训斥着镶黄旗的巴牙喇章京吴拜。

    如果不是黄太吉和李沛霆在这里,只怕这些人会拔刀相向。

    商量的结果,李沛霆每年向辽东出售至少三万匹染色棉布,一万匹花布,五千石精盐,书籍至少五千部,以三国演义的插图本为主。至于各色香料则是多多益善。

    黄太吉则是以手中的金银铜等物、人参、皮毛等物,同李沛霆进行交易。为了缓解各旗之间的利益争夺,在李沛霆的提议之下,八旗内部达成了这样一个分配比例:

    统领两黄旗、实际控制着正蓝旗的黄太吉,掌控整个贸易额度的六成,当然,这六成贸易额度也不完全是归这三个旗的,属于八旗共有,所有贸易来的货物必须是统一使用到全体八旗将士家眷上。

    最早同李沛霆接触的多尔衮阿济格多铎三兄弟,因为引荐有功,两白旗占据贸易额度的二成,这二成分额,可以由多尔衮兄弟任意支配,不在上面说的六成份额之内,算是两白旗的自留地。

    而余下的二成,则是归其余三旗分配了。

    今天狩猎的目的达到了,黄太吉虽然没有完全将李沛霆这一条贸易通道完全掌握在手中,但是至少自己的收获是最大的,特别是李沛霆很是默契的提出将三国演义大量输入,这为他进一步掌握八旗各部,削弱旗主们的权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弟,既然回来了,不打算回家去看看?”

    他口中的家,指的是铁岭李家当年的宅子、宁远伯李成梁的府邸。

    听了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