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下与北上(三)(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土产通过这里源源不断被海船溯江而上,之后转运到南北二京苏杭镇江扬州等地,换回来数万倍于交换货品的银钱。

    “这是阿七、奥尔迪送来的要货数量。”

    在一堆清单中,李沛霆找出了被誊写了一遍的永宁寺分号的报表。

    长刀一千五百口,长矛一千支。铁胎弓五百支,长箭三千只,棉布六千匹,大米一万石,大小铁锅三千个烈酒、精盐若干。

    草草的看了一下,守汉不由得撇撇嘴。

    “你手下这些人忒不长进!如此小家子气!”

    “当日若不是你们那个林文丙赊购给博穆博果尔那家伙那些刀矛弓箭,你们如何能够在去年一下子收了上万张上好皮毛?如何能够将一件玄狐皮子卖到了上万银子?!”

    隆盛行将这些皮毛拿到手,立刻在原来加工的基础上进行精加工,守汉戏称为装修。最上等的精品毛皮,除了毛皮本身的质地以外。更是将南中“特产”的宝石与毛皮进行捆绑式销售。将红蓝绿各色宝石雕琢后镶嵌入动物的眼眶之中。远远望去,仿佛那些小精灵的眼睛正在与人对视,一下子便为毛皮增色不少。这样的一张玄狐皮围脖,在南京被人用一万银元买走。还大叫便宜。立刻便在南京城里成为了炫耀身份的象征。没有买到这种标识着自己身份奢侈品的人们。纷纷丢下全价货款。要求在来年入冬之前必须要有这样,甚至比这还要豪奢的皮货。

    而这些,全部来源于当初林文丙赊购给博穆博果尔的二十张铁弓和五百支箭、五十支长矛、二十柄钢刀。靠着这些凭空而来的精利武器,博穆博果尔很是迅速的将附近几个数百人规模的小部落吞并,一下子手中的人口和猎场都扩大了数倍不止。

    整个夏天,黑龙江流域的蛮族中都在战火中度过。

    奥尔迪、博穆博果尔同忠于建奴的巴尔达齐们打得死去活来,部落里的勇士们将头上有金钱鼠尾辫子的索伦人同胞视为最好的猎物。一个夏天的猎杀,那些归顺了建奴,接受建奴册封并与建奴通婚的索伦部落,损失了数百名可以入选白甲兵或是充当死兵重甲的勇士。虽然归顺了建奴,可是他们手中依旧是狼牙做的箭头,木头做的弓,如何与全副金属兵器的博穆博果尔等人抗衡?

    “所以我说,你们在庙街、在苦夷岛等处准备的货色实在是小家子气。要在今年过年之前,帮助博穆博果尔装备起来至少五百个全甲战士!给奥尔迪装备起三百个人来!”

    “另外,我再拨给你们二百只火铳,十门大小佛郎机。除了在各处守卫之外,要给博穆博果尔训练出五十个火铳手,给奥尔迪训练出三十个来,要配备齐至少够打一百五十发子药的火药。”

    “这么优厚的条件?主公,火铳可是连官军和辽东反贼都没有卖过啊!”

    李沛霆有些惊讶了。这群冰天雪地里的蛮子,如何能够让自家主公如此看重?难道就是为了那些皮货和人参东珠等物?

    “主公,这火炮用于防卫,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若是要用火炮为商站防御,那就要在黑龙江择地筑城啊!”

    “不错,我就有此意!”

    在永宁寺等处筑城,并且在黑龙江流域择地建造内河港口码头仓库等设施,是守汉自从与辽东开展贸易以来一直念念不忘的想法。有了码头,大船便可以将无数的物资卸下来在仓库中储备,供给人员消耗贸易之用。

    而将大炮安放在这些城寨,为的就是加强防御力量。

    “主公,大可不必这样吧?那些索伦人连铁制盔甲、兵器都不全,如何与我军抗衡?这两年下来,他们与辽东建奴已经翻脸成仇,只能将各色山货卖给我们,否则便无法生活下去,又如何能够与我等翻脸?”

    这便是李沛霆作为商人的局限性了。守汉也不好发作。就算是索伦人要依赖于隆盛行的交易才能保证各类生活必需品的输入,但是他随着武力的增强,势必也会起了弱肉强食之心。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这样,否则一旦有事,在万里之外的冰天雪地之中,如何求生?

    更何况,除了索伦这种尚未完全开化的民族之外,一支更加贪婪的民族也在失必儿(明代史料称呼西伯利亚的名词)的荒原上出现了。

    在我们的历史上,俄罗斯的探险家、民族英雄阿维尔基耶夫、哈巴罗夫等人,先后于崇祯后期出现在了黑龙江流域,并且为俄罗斯族在这片土地上打下了永远的烙印。但是,眼下这里成为了守汉继满剌加之后又一个现金来源地,他会容许别人觊觎自己的钱袋子?显然是不能!

    在守汉不是很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