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七章 宁远伯的家事(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乌斯藏的出产运到孟加拉销售,这对于陈列嘉措来说,是一件不曾出马便已经有了可以向固始汗、大海上师、大博学珍宝智者交代的功绩了。

    “也好!待下官面见令尊之后,便与公子商讨此事如何?”

    心中打好了如意算盘。陈列嘉措端起手中的酒碗用手指轻轻的弹了几下,敬过了天地鬼神之后,这才一饮而尽,翻过碗来向李华宣亮了亮碗底。

    “中吾计矣!”两个家伙打量着对方,心中都是涌出了这样的意识。

    顺化。王府。李守汉的书房之中,咱们的宁远伯李大人正和完成了北上任务的郑芝龙闲话家常,顺便扯扯北上的见闻。

    “这么说,朝廷有了新的恩典给我李家?”

    守汉有些面带嘲讽,对于这次朝中大佬和皇帝的表现,他也有些不满。要钱要粮要兵器的时候理直气壮。然后在朝堂上攻击自己的时候也是义正词严。妈的,天底下还有这么奇葩的政权?

    老子就天生该有义务是不是?义务的上缴钱粮供给你们,千辛万苦训练调理好的军队被你们挖了墙角,然后你们还把老子当成靶子在朝堂上大肆的口诛笔伐。老子天生的贱种啊?

    “不错。三位已经出来做事的公子都有封赏。而大小姐因为屡次押运钱粮北上供奉,深受周皇后喜爱,被赏了郡主的封号。皇上特意下了恩旨,准许大小姐使用郡主的仪仗和服饰。”

    “哼!这群狗贼!对于辽东和中原的那群骄兵悍将们便是笼络恩宠不断,打了败仗给赏赐,洗劫州县加官职,咱们千里迢迢的把钱粮兵器送上去,反倒落得一个被御史言官们攻击的下场!莫要惹翻了老子,当真惹翻了我,老子把上供钱粮停了,看看辽东的一众军兵吃什么!”

    对于守汉的这番大逆不道之言,郑芝龙也只当没听见,不要说在自己的书房里骂骂朝中的那些御史了,就算是李守汉此时时刻拿出一身龙袍来披在自己身上,郑芝龙也不会觉得奇怪。这些年,守汉做的哪一件事情是朝廷大佬们认可的?老实说,如果不是看在那些钱粮和战功面上,那群御史们所说的话,恰恰正是内阁诸位相国们要说的。

    “不过,大小姐和施郎率众往锦州辽东走了一圈,倒也略略的窥得了一些情形。”

    郑芝龙小心翼翼的组织着词汇。

    李华梅和施郎二人带着舰队将在泥沽的粮草军器转运到锦州、宁远一线,这是在宫中晚宴上由王承恩向崇祯建议的,为的就是减少用天津转运到京师,再由京师发往辽东这许多环节之间,耽搁的时间,损失的粮米,朝廷实在是耗不起了。辽东的催要粮饷的文书急如星火一般飞来,虽然兵部和户部检点,此时在辽东储存的粮草军器至少可以供应全军三个月,但是,有皇帝急切间想要一战打垮黄太吉的心思在,又有谁敢出来说皇上这个事先不着急,让粮食和银钱先进京,经过我们的手,漂没一层之后再发往辽东?

    虽然是不再搬运下船,直接发往辽东,但是两年的钱粮上供也是一笔大钱。王德化公公很是大度的推荐了王承恩的几个心腹作为提督南漕太监。

    “王公公,莫要急躁,南方的时新果品每年、每季都会有,咱们联手,银子时赚不完的。这次算是咱家还你一个人情!”

    不过,当施郎随同李华梅将货物卸下,与几位提督南漕太监一道随同洪承畴的督标中军副将往宁远城中行走时,以施郎的眼光,对沿途看到的辽东各军各镇做了一番评判。

    “兵骄将惰,文恬武嬉,且营伍繁杂,指挥未必如意。我们给的粮饷器械再多,也未必能够取胜。”

    这是施郎私下里对郑芝龙言讲的情形,郑芝龙如实的向守汉做了汇报。

    辽东各军各镇,趁着手中皇帝不敢太过于拖欠军饷的时机,纷纷将虚报冒领这个传统手段发挥到了极致,利用侵蚀克扣的军饷,总兵副将们将自己的家丁亲兵打造的武装到了牙齿。除了战马是蒙古马之外,几乎全数都是南中制造的各种装备。

    施郎便是利用李华梅不便与这些军头兵痞们接触的机会,与在锦州宁远各处的秦军、关宁军近距离的做了一番接触,从中得出了上面的结论。

    “洪督师唯一能够依赖的,也就是从我南粤军中挖墙脚弄走的吴标所部之模范旅。不过,该部之中新兵日多,原有的广东老兵仅仅留存数百。这模范旅,也是非同当年与主公一道大战多尔衮时的景象了。”

    正说话间,门外的承启官捧着一份公文急匆匆的从公事房跑了进来。

    “主公,三公子命快船从巴里萨尔城有紧急军情送到!”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