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行你上!(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尽管已经天气有些热了,人们身上披甲,早已是人人汗流浃背。洪承畴也不例外,但是为了保持他的风度和气派,他仍旧是全副冠袍带履的装扮。

    “禀督师大人!从杏山到松山不过二十里,若是全军轻捷前往,不过两个时辰便可到达,此时据前锋军报,有大股奴贼围攻松山甚急。有夜不收窥见,奴贼有大队人马设伏于锦州南山东麓,又有精骑伏于松山北岭,诱我出战,达贼于松山东北黄土岭之地密密扎营,深挖壕沟,截断王师前往小凌河要地。杏山西北近女儿河处毛家沟山岭,同样驻有东虏大军,乳峰山上更连营密布,松山前往锦州大道,奴骑充斥,势殊猖獗。”

    在杏山堡西北面的长岭山上,洪承畴命郑一麟为他讲述眼前的敌情,一边听郑一麟介绍,一边用手持的单筒望远镜往十余里外的松山堡等处望去。

    长岭山脚下,便是松山、杏山之间的大路,这座山并不高,山势平缓,山上没什么树木,倒是满眼的荒草。荒草之中,掩映着山顶上一个废弃的火路墩。

    “将平辽大将军们便放置在此处!”相度了一番地势后,洪督师果断拍板。平辽大将军们是谁。郑一麟也是有所耳闻,大军几次通过杏山往锦州方向攻击。这几门被皇帝赐号为平辽、定辽、镇辽、安辽的三十二磅炮,都是被洪督师珍而重之的随同亲军一同使用。

    在炮队营的军官指挥下,随军民夫们开始采伐树木,割掉荒草,平整出场地,将一个个草袋子用泥土装满,垒砌起临时的炮台。

    有了这四门大炮在长岭山守御,自己的杏山堡无疑便多了一道屏障。对于这几门大炮在洪督师心中的重要地位。众将都很清楚。便是用一千精锐骑兵来换,督师也是决计不会换的。眼中看着那些民夫紧张忙碌,郑一麟心中大为欢喜。

    几次大军往锦州去,遇到节骨眼上,都是靠着这几门炮轰开一条道路。

    有这几门炮在此,督师一定会在山脚下布置军兵守御,不然,奴贼的骑兵会很轻易的从东北面策马冲上。

    而同样有这样想法的,不止他郑一麟区区一个副将。

    随同洪督师在长岭山布置炮台的众多将官,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蓟镇总兵白广恩,辽东总兵刘肇基。援剿总兵左光先,山海关总兵马科,东协总兵曹变蛟,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密云总兵唐通等人哪个不是这样想?

    此地距离松山不过数里,以大炮的射程,自己的军队恰好在火炮的射程之内与奴贼作战,一旦有事,向后转就是。大军便依靠这座长岭山炮台与奴贼周旋便是。

    站在山顶上向四外眺望,大地苍茫辽阔。平川丘陵起伏。举目望去,杏山堡在南面丘陵平原处。无数的军兵民夫正在紧张忙碌的往城内搬运物资。平原上,号角之声不断,各军各镇开始在杏山堡周围扎营。从长岭山向东过去约五里,平川之后几座山丘阻挡住了众人的视线,越过这几座山丘向东便是大海,此时,从宁远出动的水师船队,正在紧张的将粮食草料等大宗物资运往海中的笔架山,在那里临时储存后再行向杏山等处转运。

    当下洪督师便发布军令,长岭山炮台,交由协同总巡立功参将窦承烈所部负责守御,山后另有一千骑兵机动。“本督师写了两份题本,一份是给你奏请晋升副将的,一份是弹劾你临阵怯敌,畏敌如虎,贻误战机的,请上方宝剑斩了你的首级的!”

    而杏山路副将郑一麟则是领着十几个游击参将等辈,指挥着辽东守军二万余,驻于杏山堡、大兴堡、东青堡内外周边,与长岭山炮台一起,为入援大军守住后路。

    他们的名字同样也是有着两份题本。

    同那些军兵一样,向前是升官发财,退缩便是杀头抄家。

    洪承畴的外号是洪疯子,他杀起人来可是成千上万的。何况,此时他身旁那个和谁都没交情的狗屁模范旅,更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剑。

    众位总兵心中惴惴,有人偷眼看看那个黑矮的广东蛮子,一身副将盔甲的吴标,脸上一丝表情都看不到,只管朝着松山方向望去。

    松山城下,一阵旗号糜乱,号角声不断,似乎有大队人马调动的迹象。

    因为站在山顶上,居高临下,北面的松山,南面的杏山,都是一览无遗。南面是一片红色的海洋,那是有十余万身着红色衣甲,打着红色旗号的明军士兵组成,沿着起伏不定的道路行进时,在正午时分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盔甲闪耀着一片刺眼的光芒,远远望去便是一片红色的海洋在波涛起伏。

    而北面,则是密密麻麻的清军旗号,八色军旗旗号斑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