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三章 各有各的烦心事(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差事立刻无比顺畅。眼前的情景,令抚标营之中心理稍一脆弱的人,都无法承受。昨日还好吃好喝供给咱们的南粤军,转眼间便以火铳相向,而且是毫不犹豫。抚标营侥幸没死的个个崩溃,乖乖的跪倒在地,看着几个吴三桂家丁将抚标中军等人的尸体拖走,留下长长的一道血痕。却没有人敢出来为他们的遭遇鸣不平,只是更加老实的跪得规矩些。随着吴静思的口令,一个个排成长队,将各自兵器投入到随军民夫带来的荆条筐中,交出各自的马匹给他们牵走。几个抚标营的军官,还吆喝着部下动作快些,更带头脱下身上甲胄丢到那荆条筐中。

    类似的强行改编缴械情景,在几天之内不断的在山海关、宁远、塔山各处上演。以吴家家族和祖家家族为骨干的军官们牢牢的掌握住了关宁军。

    在李华梅的大帐内,一场口诛笔伐正在暴风骤雨般的进行。

    强自支撑着身体,勉强忍住伤痛的李华梅,与张若麒、吴三桂、李沛霆、莫钰、鲁云胜等辽东此时各方面的大员们讨论,如何惩处邱民仰。

    或者说,如何为塔山的溃败找到一个责任人向朝廷交代。

    若是依照李华梅的脾气。这个邱民仰早已被她请出天子剑于军前斩首正法,以正军心了。还费什么口舌,讲究什么罪名!

    不过,同样是要给自己找一个下台阶的张若麒却不敢这样做。大明朝几百年来,似乎只有七八品的文官斩杀一二品的武将,几时有了武官勋贵斩杀二三品的文官的?特别是。杀人的是李华梅这位郡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被杀的是一位三品的封疆大吏,这如何能使得?

    倘若他在这里不能够站出来说话,便由得李华梅在虹螺山前便斩了邱民仰,回京之后,不要说面对整个文官集团的暴怒,便是邱民仰的同乡、同年、同榜、社友等等关系,他也是无法应对的。

    他那里心思电转。苦苦思索着该如何处理此事,既要打击了邱民仰,让他能够在辽东战事当中立功,而若要立功便必得迎合眼前帅案后面满是怒气的李华梅,可是又不能让这位盛怒之下的大小姐请出天子剑斩了邱大人,这该如何是好?坐在他下首的提督军粮太监,则是口口声声的喊打喊杀。

    “咱家早就看这厮不顺眼!穷酸迂腐的家伙,不想他这厮在关乎国朝气运之际竟然如此胆怯。如此贪生怕死!当真是不杀不足以安抚军心,不杀此獠。如何面对九泉之下数万为国捐躯的忠勇将士?!”

    坐在李华梅身侧,低声命小麻杆与胖头鱼等人仔细照顾李华梅的李沛霆,表面上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情,耳中却将众人的言辞态度了解的一清二楚。

    “这姓邱的家伙也是有取死之道。但是不管他是生是死,朝中文官们都会迁怒于主公。他们必然会掣肘于主公,到那时。主公的一颗忠于大明的心,想来也会冷了不少。某家的劝进之举便可以着手了!”

    而近卫旅和水师的将领们,则是主张先行休整数日,让兄弟们恢复一下体力,再继续进攻塔山。但是作为水师统带的施郎。却是坚决主张将部队暂时撤了出去,撤到宁远或者撤回天津。一时间,十几个军官同施郎争得面红耳赤。

    “好了!先不要说这事了!”

    坐在帅案后面的李华梅,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病态的红晕,看得出,她是强忍着痛楚说出这番话。

    “塔山之事,必得有人要负责。刚刚张大人也说了,邱巡抚是朝廷大员。本郡主自然不敢擅自杀了。不过,向朝廷禀明此间战败之事,指明严参,却是本郡主份内之事。不知各位是否愿意联名?”

    其实这话说与不说都一样,帐内大多数人都是南粤军一脉,吴三桂则是李华梅的干儿子,如今又须得靠着南粤军来吞并杂牌铲除异己,如何能够在这个时候与南粤军步调不一致?至于说张若麒,听到李华梅采纳了他的意见不再军前行军法杀了邱民仰,登时便一块石头落了地。正要开口表态,却被身边的提督军粮太监抢了先。

    “郡主娘娘宅心仁厚,顾念朝廷法度体面。咱家是第一个赞成的!何时签名?咱家愿追随骥尾!当年老祖宗和宁远伯并肩作战杀鞑子的时候说过,咱们虽然是没卵子的,但也要干点有卵子的事!”

    他口中语不择言,让张若麒颇为尴尬。

    当下,众人便在给朝廷的公事文书上列名用印们,对于邱民仰的举止失措行事乖张导致大军溃败之事大加鞭笞,之后命快船送往天津,转呈朝廷不提。

    夜晚间,邱民仰与张若麒二人灯下相对小酌。

    往日里甘甜清冽的美酒,喝到嘴里却满是苦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