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二章 别以为长着翅膀就是天使!(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后,示意亲兵将一份文书取来。

    “喜事咱们也庆祝完了,现在咱们说点败兴的事情吧!”他将文件递给了叶琪,示意他念给众人听。

    当叶琪一口标准的南直隶官话读完了这份来自京城之中的密函之后,顿时如同往热油锅里倒了一桶凉水一样,顿时气氛爆炸开来。

    信是在京城的李沛霆写来的。信中别的倒也平常,无非是辽东和中原兵败之后朝廷如何调兵遣将,到处救火拆东墙补西墙的手段。但是,其中一段话却是令众人愤怒异常。

    “据闻户部有堂官进言,眼下朝廷大批军饷开支,国库空虚,建议重新执行洪武旧制,发行宝钞,以缓解朝廷款项军需之不足。”

    所谓的缓解朝廷军需用度不足,实际上就是要用宝钞这样擦屁股都嫌弃它烂的废纸,同南粤军来进行军械粮食等大宗货物的交易,朝廷如今的大宗款项还有什么?除了要练新军以及给辽东、中原各处填窟窿花费以外,还有什么大宗开销?

    这不就是明摆着是从南粤军手中抢钱吗?!刚刚和各级军官说过,中原便是咱们的出产货色的去处,所需原料、人工的来源,现在可倒好,人家一张废纸,印刷的乱七八糟,就要从你手里换走火炮、盔甲、刀枪、粮食。

    钞法自弘治、正德年间废,天启时。给事中惠世扬复请造行。崇祯朝,有蒋臣者申其说,擢为户部司务。倪元璐方掌部事,力主之。然终不可行而止。

    这是原本历史上关于崇祯为了挽回颓势而试图进行的金融制度改革,打算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从民间百姓身上再行搜刮一下,看看敲骨吸髓、鹭鸶腿上刮油的效果如何。但是,这样的手段,到底是因为对江南商人集团伤害过大而胎死腹中。未曾得到执行。想不到,今天这样的招数,这种滥发纸币,发金圆券等擦屁股都嫌脏的货币的手段,却依旧被人当做焕发大明朝廷青春的法宝祭了出来。

    “主公,朝廷铸币之事,属下在江南之时倒也是略有耳闻。”读完了李沛霆这份密信,叶琪脸上仍旧是招牌性的微笑,“属下便讲说一二,以为主公参考。”

    “崇祯元年。南京铸本七万九千馀两,获息银三万九千有奇;户部铸钱获息银二万六千有奇。其所铸钱,皆以五十五文当银一钱,计息取盈,工匠之赔补,行使之折阅,不堪命矣。宝泉局铜本四十万两,旧例钱成还本太仓,次年再借,至是令永作铸本。”

    三年。御史铙京言:“铸钱开局,本通行天下,今乃苦於无息,旋开旋罢。自南北两局外,仅存湖广、陕西、四川、云南及宣、密二镇。而所铸之息,不尽归朝廷,复苦无铸本,盖以买铜而非采铜也。乞遵洪武初及永乐九年、嘉靖六年例,遣官各省铸钱。采铜於产铜之地,置官吏驻兵,仿银矿法,十取其三。铜山之利,朝廷擅之,小民所采,仍予直以市。”帝从之。是时铸厂并开,用铜益多,铜至益少。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请专官买铜。户部议原籍产铜之人驻镇远、荆、常铜铅会集处,所谓采铜於产铜之地也。帝俱从之。既,又采绛、孟、垣曲、闻喜诸州县铜铅。荆州抽分主事朱大受言:“荆州上接黔、蜀,下联江、广,商贩铜铅毕集,一年可以四铸。四铸之息,两倍於南,三倍於北。”

    因陈便宜四事,即命大受专督之。遂定钱式,每文重一钱,每千直银一两。南都钱轻薄,屡旨严饬,乃定每文重八分。初,嘉靖钱最工,隆庆、万历钱加重半铢,自天启、崇祯新钱铸出,旧钱悉弃置。然日以恶薄,大半杂铅砂,百不盈寸,捽掷辄破碎。

    “这便是民间有名的跑马崇祯,说起来,咱们也要多谢朝廷如此越发的铸造劣币,他们若是铸造的钱都如永乐通宝一般,咱们的钱便不好在大江南北各地流通开来。”到底是读书人出身,既能带兵上阵厮杀,又管过生意,对于经济民生之道了然于心。

    “李大掌柜书信之中提到皇帝有意敕铸当五钱,这对我南中而言,未必不是件大好事。”温润如玉般的叶琪,说话慢条斯理,但是语气虽然和缓,众人却从话语里隐约嗅到了一丝杀气。

    “啪啪啪!”叶琪说完,李守汉自顾自的给叶琪鼓起掌来,正所谓的击节赞叹。一时搞的众人不知所以。不过,跟风无错,于是其他人也不明就里的鼓起掌来。

    掌声之中,李守汉示意叶琪继续说下去,将这位追潮叶相公的腹内方略都说出来。

    “世人都知晓我南中富庶,可是我南中的钱粮也不是平地里大风送来的,务农者汗滴禾下土,务工者终日劳作,才有南中的今日。便是主公不在乎钱财,可南中军民的血汗,就不如一点虚名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