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八十二章 黄太吉的生命倒计时!(三)(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多!不过,你们怎么止血?皇上的身体如今可禁不起失血太多的损耗了!”哲哲前半句话是说给侄女布木布泰、大伯子代善和在场众人听的,算是给这个手术方案做了个肯定。后半句则是针对太医院的郎中们的发问,她担心的是黄太吉的身体。眼前这口用来做实验的猪,因为疼痛,刚才几乎将捆绑它的绳索木架弄断,满院子都是它的伤口之中流出来的血腥气味。

    “是!奴才们回去之后便多方寻找止血良药,务必令皇上的身体无大碍。”

    在得到了三日后便给黄太吉进行同样的手术旨意后,太医院的院判代表一众郎中对主子们表态。而哲哲和代善则是各自夸奖了一番之后,命人发下赏赐,无非是布匹金钱等物。

    “如今连哲哲都没有用粮米赏赐的手面了!”

    夜晚降临,依旧是在睿王府的西暖阁中,一桌比较起中午丰盛了不少的饭食在八仙桌上散发着诱人的酒肉香气。

    刚刚从城外练兵归来的多铎,坐在二哥的下手处,而负责办理浑河各处春汛防范事务的十二哥英亲王阿济格,则是作为三兄弟的大哥,坐在上首位置上。同三兄弟同桌共食的,赫然便是混在多铎随行护卫当中进城的李沛霆!

    时下正是春荒季节,本来辽东就是粮价飞涨的时候,往年靠着李沛霆明里暗里的接济一些粮米。通过晋商和辽东明军的转手贸易,虽然粮价未必能够便宜多少,但是质量确实是比纯粹从晋商手中购买来得强多了。比较李沛霆是直接从生产者手中获得粮食,中间环节最少。不像晋商和明军将领那样。完全是从各地收集而来,流通环节多了,粮米当中的杂质能够少得了才怪!

    这次李沛霆悄悄的潜入盛京,自然也是不能多带粮米进来,只能是采取蚂蚁搬家的形式。将几艘粮船停泊在狮子口的码头上,粮米卸载在库房当中,几百石几百石的运到盛京,余下的,便是由两白旗驻军悄悄的处理。

    这点粮食,也只能是供眼下兄弟三人的嫡系心腹食用了。至于说像阿巴泰这样的角色,连碗边都摸不到。

    “若不是李二哥拦着,本王就在浑河的几处要害挖坑填上几桶火药,炸开河岸,让浑河水淹了两岸。让大政殿上的那个人更加火上浇油!”同多铎一样,勇猛过人的阿济格却是口无遮拦,当着一对兄弟的面,大事吆喝着。

    “大哥!不要胡说!你本来领的差使就是去防治春天浑河发水的。自己炸了浑河,不是和八旗全体为难?把自己成为八旗的对头?”

    去年帮了辽贼阻挡住了施琅与吴三桂攻势的那场大雪,现在看来对于辽贼们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春天来临,冰融雪化,这场大雪顿时给辽东带来了巨大的水量,几条河流都发生了春汛。河水漫出河套,将粮田变成水泽。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等几条大河都成了张牙舞爪在辽东大地上肆虐的恶龙。

    于是乎。阿济格等几位王爷贝勒,便各自领了差使,支取了粮米,带着大队的包衣阿哈们往自己分段包干的河段上去督工。开挖沟渠,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虽然十二王爷未曾炸了浑河,却也让咱们八哥吃了个暗亏。”李沛霆端着酒杯笑容可掬,让人觉得,那些缺德主意都与他无关。

    这次四条大河防治春汛。清国动员了接近十万民夫,分布在几百里的河段上。但是,历来这种河工都是极为消耗粮食物资的。可是偏巧眼下辽贼们不缺金银,缺少的却是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于是,治河工地上,数万包衣阿哈们也只能啃着高粱米团子就着酸菜汤水。

    (辽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缺少食盐的。这一点就是到了近代都没有得到改善。穷人不要说做菜时加盐,就连咸菜都不能满足需要。只能是靠腌制酸菜而产生的汤水来下饭。大饼子就咸菜,都是一种奢侈了。)

    只能是等到治了河流春汛,播种下了春小麦,到收获之后再行给这些奴才们补充一下了。看着不断因为体力消耗过大,而发生的夜盲症、尿血,甚至是累死包衣阿哈的情形,各级官员们都是这么互相安慰着。

    不过,这种现象在英亲王爷管理的河段上却是没有发生。

    “主子爷体恤咱们辛苦,自己掏腰包给大伙加菜加饭。”在阿济格管理的正红旗分属的河段上,以及两白旗的分属河段上,不时的响起这样的喊话声,那些临时充当工头的各级官员们,不住的为手下的包衣阿哈们打气鼓劲。

    这三旗的工地,便是照着李沛霆的主意,给包衣阿哈们加菜加饭,“所消耗的钱粮,十二弟如果无力承担,便记在愚兄账上是了!”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