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三十章 朝阳门、八里桥(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不调理好他们,我大顺军马势必损失惨重!”

    这话登时让张鼐无话可说了。

    自从震山营成军之后,闯营众将便私下里将这支人马和自己的队伍做了一番比较,但是,无论是谁,最后都不得不垂头丧气的承认,单纯从战斗力而言,震山营可以单挑总哨刘爷刘宗敏亲自统领的闯营最精锐部分,而且是刘爷所部伤亡至少三成以上,而震山营却能基本建制圆满全身而退。便是老营亲军也未必能够讨得到便宜。如今听罗虎这么说,张鼐便换了一个态度,同罗谈二人攀起交情来。他的出发点也是很简单,让大顺军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北京城。

    至于说是招降罗明祖、谈奇瑞这些人,让他们为新朝继续征战四方,便如唐通等人一样;还是开个口子让他们率部南下等以后再想办法收拾他们,则是要随机应变了。

    同样的摸底和谈判,买进与卖出,则是在通州城外不远的八里桥进行着。

    京师周边交通要道上的重要桥梁有三座,一为京西南宛平城外的卢沟桥,二为京北昌平州的朝宗桥,三为京东通州的永通桥。

    永通桥,因为距离通州八里路而被俗称为八里桥。这座跨越在运粮通道通惠河上的拱桥,因为主拱洞高大,可以让往来的运粮帆船不必落帆便可以很是顺畅的从桥下通过,便有了“八里桥不落桅”的美名。桥面上,用青石板铺就的数丈宽的道路,同桥下的烧灰道路形成了一条区分开来主路、辅路、上下行分别行走,供骡马大车运输货物之用的交通要道。

    此刻,在八里桥西面的龙王庙内外,密布警哨,数百名披甲执锐的甲士将龙王庙团团围住。庙内的龙王殿内,大顺的中军主将高一功、御营总管吴汝义与隆盛行的掌柜林文丙隔着供桌相对而坐。

    他们也是在讨论着身后这座北京城以及紫禁城里面的崇祯皇帝这两项资产,北京城算是固定资产,崇祯皇帝则是无形资产的处理方式。

    “贵宝号以及贵东家于我大顺有施以援手于穷途末路之时的大功。我二人来时,陛下特意有口谕,若是贵东家肯顺天应人归顺大顺,当有列土封疆之赏。”

    高一功所转述的这番话,倒也不全是客套的外交辞令。从商洛山之中辗转而出的闯营,武器辎重药物甲胄无一不缺。如果不是侥幸遇到了陈国熹的商队,只怕也没有那么顺当的便将数万归附的饥民武装起来,同时,把缴获的金银细软甚至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破纸烂画变成亟需的粮食布匹食盐火药等物。

    从某个角度上讲,隆盛行是给闯营这个当时虚弱至极的病人输血的大夫。但是,眼下却是各为其主。

    对于高一功的释放出来的善意,林文丙也是含笑笑纳了。但是,作为南粤军的骨干成员,他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此时,便在不远处的天津城中,李沛霆可是担负着接应崇祯一家突出重围的任务。

    “但是本将想不明白的事,为何贵宝号以及贵东家于天下大势上却看不清呢?我大顺永昌皇帝,自长安发出讨伐明国的檄文以来,所向披靡,大军旗号到处望风纳降,贵军却在我大军兵临北京城下时意图接应崇祯南下,究竟是何意思?”

    “在下是个商人,奉了我家主公的旨意,拿着主公的本钱货物行走四方,为的便是一个利字。”林文丙打了一记太极拳,将高一功的高帽子封闭了出去。同时,借力打力,提出了南粤军自家的要求。

    只要你给出的价钱合适,咱们是什么都可以谈的!

    “林掌柜,有话便请讲出来便是!”高一功也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只要你肯开出条件来,按照王婆的话,此事便是有四分光了!

    “高伯爷可曾知晓,我家主公曾经对明廷有过一个救助协议?”果然,林文丙上来便抛出了实际问题,我们同明廷签订的那些条约,我们南粤军的特殊利益,你们能够确保吗?

    所谓的救助协议,便是当年李守汉对朝廷的援助计划,

    所谓的救助分三次完成。同南中和两广福建等地相比,眼下大明之所以乱作一团,根本问题有三,水利不修、兼并严重、律法不行。

    因此,第一批救助一千万银元,用于改善山东、广东、福建的水利。

    第二批为反兼并救助,先在山东试点,用钱从官绅手中购买土地,然后低价卖给农民耕种。这笔钱,大约两千万银元。

    第三笔,数量大约也是两千万银元,用于在广州建立法官学院,为大明各地官府培养法官,以确保救助协议执行。

    所有借款,皆由大明朝廷名义借贷,崇祯皇帝以天子名义担保,并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