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五章 拥立的条件(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像辣椒、土豆、玉米等作物,也开始在贵州偏沅等地出现了小面积的种植。除了农作物种子和各种产品的输出之外,就是对周边省份劳动力的输入了。疏浚河道,修建道路桥梁,都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的。而南粤军又不是靠征发民夫来进行这种基础设施建设,而是有工食银子,给饭食,给工钱的。这便对周围地区形成了磁石效应。

    如此一来,贵州的黔西南地区便隐约有了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气象了。

    这就是马士英对李守汉表示谢意的一整套理由,虽然有些牵强,但是却让李守汉无法推脱。你总不能说李华宝不是你的二公子,广西不是你的辖区,运到贵州销售的那些盐巴粮食布匹铁器,不是你治下出产的吧?虽然马士英也知道这些物品势必也给眼前这位公爷带了不少的收入来,但是比起从四川运进贵州的盐巴来,从广西来的盐却是便宜得多。

    当下,李守汉同这两位马大人客套了几句,命人为二位大人设坐,取来了小几:“方才儿郎们在江边练兵,打了些鱼虾在此,两位不要嫌弃,一起品尝一下。”

    马士英倒也罢了,马凤喜却是有些话要不吐不快。

    “爵帅,方才咱们在船上时便听得这边连珠炮响,本以为是贵部炮队在练兵。但是末将登岸时却不曾看到大炮放列,却是奇哉怪也了!”

    面对着马凤喜的问题,李守汉却也不奇怪,毕竟手榴弹这种东西虽然早已有了雏形初现,但是当真大规模用于实战还是在南粤军这里。当即便命人取来两枚,为马凤喜讲解此物的用处和妙处。

    讲解完毕之后,又命人带着马凤喜到江边试着投掷了一下,以切身体会来感受这个小铁疙瘩的厉害之处。

    “爵帅!此物能否发售与我白杆兵一些?”

    马凤喜也是个识货的,回到帐中见到李守汉第一句话便是要求购买!这种东西在白杆兵所在的川东地区,用于山地作战端的是利器!山路崎岖,且又雨水多,这种道路火炮运输困难。如果有手榴弹可以用来弥补白杆兵火器的不足,那么,不能说收复重庆、成都,至少说大西兵马是不能进入忠州、石柱一带的。

    此时不送个人情出去,让白杆兵在四川与张献忠父子好生缠斗一番,难道等着大西军在四川站稳了脚跟之后,再让南粤军逆流而上去和张家父子争夺四川,让四川在经历几十年的战乱?

    李守汉很是大方的送了四千枚手榴弹给白杆兵,至于说马凤喜打算购买多少,由他自己去和有关人士去谈,银子不够也没关系,只要白杆兵继续以桐油等物抵充价款。

    见马凤喜千恩万谢的离去,马士英也是心中暗喜。要说他和白杆兵马家秦家有什么渊源也倒也未必。但是,川黔两省相邻。如果白杆兵能够在川东重庆一带牵制住张献忠主力的话,那势必会对贵州的压力减轻许多。

    “白杆兵有此利器在手,献贼势必无力为祸西南。爵帅公忠体国,凡事想到的都是江山社稷,当真为我大明臣子楷模!”

    半是出于真心,半是恭维的高帽子,马士英重新整肃衣冠向李守汉行礼。

    “瑶草,你我同殿为臣,品级相当。如何动辄便行此大礼?”

    “下官所说的,乃是下官的肺腑之言。”

    所谓的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马士英的一脸诚挚,再加上他确实也是说得言之有物,让李守汉内心颇为舒服。

    有了这番过门打在这儿,两个人说起话来便投机多了。

    李贞丽倒是见惯了这样的景象,可是,傲蕾一兰却是很少看见。她眨巴着大眼睛好奇的窥视着前帐的相公。这个大官如何几句话就让相公如此开怀?

    “姐姐,他和相公说了什么,把相公哄成这样?”本着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一向在这方面很有自知之明的傲蕾一兰向李贞丽这个老司机请教。

    “他啊!来到相公这里求助告帮。自然是要哄得相公开心才好。”李贞丽一语道破了天机。对于南京城里的立贤派与立亲派两派之间的争斗,李贞丽可谓是洞若观火。

    如今东林一派为了拥立潞王,早就他们平日里从不离口的礼义廉耻丢到了银河系以外去了,闭口不讲嘉靖“大议礼”和万历“争国本”时他们那套被奉为“万世法”的伦序纲常了,却开始讲起“立贤”来了。这种双重标准和实用主义,到了几百年后还是无数的徒子徒孙作为家传绝学在用。

    马士英这边的立亲派,比较起来,笔杆子和嘴炮的实力确实是相形见绌,但是,胜在枪杆子上。马士英本身就是凤阳总督,麾下也有不少兵马。而且,论起麾下兵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