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六十七章 拉仇恨值的李守汉(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汉宣帝刘洵为中宗,意思是中兴之主。这分明也是要让朕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啊!李守汉这番意思,朱由崧自然要好好领会了。

    “臣领旨。”从对马士英、史可法两个人的称呼当中,马士英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差别,看来,眼前这位天子对于史可法可谓是颇有成见。

    “先生还有什么高见,请一一赐教。”

    “二曰定人心,讨逆贼。如今,大明疆域之内,辽东有反贼多尔衮所部,造反多年,为祸甚广。西北、中原、京师,又有大顺李自成所部,张献忠又在四川成都僭越称帝。此外,各地叛匪乱贼不计其数。臣请陛下降下旨意,令各部官兵讨伐各路反贼!”

    这种官样文章,早就听得赵之龙、吕大器、钱谦益等人耳朵的膙子快要比脸皮还厚了,便是再好的讨伐逆贼反贼的旨意,花团锦簇的文字,比得上反贼们的快马利刃吗?(嗯?既然知道这点道理,那为啥总是鼓吹,只要众正盈朝了,权柄尽入东林了,天下就立刻太平了?难道说各路的反贼都是东林家里出来的家生子奴才不成?主子一说话,他们就得乖乖的架起尾巴?就像现在的各路公知,美国大使馆不表态,他们连个屁都不敢放一样?)

    “甚好!准了。”下一道讨贼圣旨而已,至于说能不能让各路反贼打上一个喷嚏,这就不是在场衮衮诸公所能决定的了。不过,到时候也可以说此篇文章流传四海,群寇闻之心惊胆裂之类的自吹自擂。

    “先生所献两件事都是当务之急。想来后面的几件事也是济世救国之良方了。”朱由崧心情极好,口中也不再称呼李守汉为国公,而是以先生称呼。

    “陛下,方才所说两事皆为虚务,第三件事便是当真紧急之事。其三曰开饷源,定军心。”

    要是说方才说的两件事只是让在场的文武勋贵们对李守汉的思路清楚不得不佩服,从他说出第三件事的名头开始,立刻便打叠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准备听这位向来以善于理财,治下府库充裕而著称的爵帅高见,也好从中趋利避害。

    “陛下,如今我大明之兵,除臣及臣犬子所部之外,有平贼镇左良玉部,及四位伯爷的江北兵马合计五镇。左镇兵马员额兵五万余,每年需军饷银一百八万,四镇兵员额各三万,骡马不计,每年需军饷银二百四十万,本色米一百万。五镇不足恃,且还为我虞。居重驭轻,南京尚有京营六万,年需军饷银一百二十万,锁上游,控江北;复有江督、安抚、芜抚、文武操江,黄斌卿、黄蜚、卜从善等八镇,共兵十二万,计饷二百四十万,合之七百余万,而川、楚、豫督抚镇不与焉。”

    李守汉报出了一连串从兵部得到的各部兵马员额所需的钱粮数字。但是,这也只是兵册实力统计表上的数字,各部滥收的散兵游勇,刀客杆子,裹挟的良民还不在其中。

    而且,四川、湖北、河南等地的督抚部下所消耗的饷银钱粮数目还不在其中。就已经需要每年七百多万银子的投入,本色米一百万石的消耗,马匹的草料豆料还不曾计算在内。

    这么庞大的军费消耗,吓得朱由崧顿时汗流浃背,他不由得想起了当初的洛阳城,不也是因为饥兵与李自成内外呼应而导致城破,让他国破家亡的?

    “先生所说极是!不知该如何开辟饷源,以令军心安定,将士无饥寒之忧?”朱由崧稍稍的定定神,努力用平静的语调同李守汉说出自己的意见。

    跪在朱由崧两边的四位伯爷虽然低着头,却是个个笑容满面,都从彼此的神情和一些细微的形体语言上看得出彼此内心的欢喜,国公爷果然是咱们的好领头!上来就是为咱们谋福利,争取军饷!

    “陛下,臣带兵多年,深知一件事。打仗,无非是打兵马钱粮!”李守汉很是装逼的把打仗就是打后勤这个理论抛了出来。

    “国公用兵之道已臻化境。令下官等如拨开云雾而见青天。”尽管是对李守汉恨之入骨,但是事关可能会让自己大发横财的事情上,吕大器钱谦益等人还是丝毫不会吝惜不花钱的高帽子的。只管一顶顶的扣过来。

    “下官等愚钝,不知爵帅计划如何筹措军饷?”几位大人已经在心中暗自筹划,如果李守汉提出加派某饷的名头,自家能够趁机接收多少投献的土地山林,是不是可以把整个州府的良田全数变成一家的?

    李守汉只是看了一眼满是热衷的这些同僚们,笑了笑方才缓缓的说道:“列位大人,是否愿意支持某家所提出的多方筹措,开辟饷源之举?”

    “爵帅的用兵、治政、理财,都是下官等万分佩服的。凡是爵帅所说,自然都是极为妥当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