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九十二章 洪经略的统战工作!(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以功名大义召集各地官员绅士豪杰归附。以本王看来,不过便是功名权位金银利禄等,这些人在流贼那里,在李公子麾下,所得并不比本王能够给他们的少。如何才能令他们主动归附?”

    洪承畴这个时候才有了一种“尔等果然蛮夷不过如此”的感觉,但是这种满足感瞬间便被他用理智狠狠的压了下去。

    他仍然用温和如玉的态度对多铎、岳乐和十几位王爷贝勒笑着,从腰间荷包里摸出一件物事,递给众人观看。“王爷,您请看,这是什么?”

    那是一串用红色丝线绑扎在一起的崇祯通宝,但是仔细看上去却也有些不同。同市面上到处可见,流通数量极大的南中通宝比起来,这种崇祯通宝径小、肉薄、穿大,钱文呆板,铸工粗糙不说,除了汉字之外,还有几个满文。这崇祯通宝背满文钱是清军入关之初清政府铸造的官钱。据《清史稿?食货志?钱法》中的一段记载:“初,户部以新铸钱足用,前代唯崇祯钱仍暂行,余准废铜输官,偿以直,并禁私铸及小钱、伪钱,更申旧钱禁。”

    这种崇祯通宝背满文钱是清兵入关之后为笼络汉族民心而暂时铸造的,只在钱背加铸满文以示区别,多尔衮令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所铸造。

    “洪先生,咱们在商量如何破敌,如何招揽各地官绅豪杰归附。你如何拿出这么一串破钱来?若是先生缺少银钱使用,只管在军中开支便是。本王这就下令,只要看到你的条子,一律照付便是。”多铎有些愠怒了。

    “王爷,不是奴才缺少银钱使用。只是请王爷想想,我大清兵入关,是以何名义前来的?乃是为大明崇祯皇帝复仇而来。故此开炉铸造了这种崇祯通宝。如果,王爷打出‘废除流贼苛政,恢复万历旧制’的旗号来,何愁河南、山东士绅官员不望风归附?”

    虽然多铎不懂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但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种浅显直白的道理他却是明白得很。李自成在占据河南以来和在山东的李华宇遥相呼应,推行所谓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制度,而且,对于从万历年间一直推行的优免则例也是弃之若敝履,就像是一双破鞋一样丢到了垃圾堆里。这毫无疑问的损害了各地官绅大地主们的自身利益。这口气,在大顺军和南粤军占据强势地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忍气吞声,如果有外部的力量能够借助,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从背后下刀子捅死大顺军和南粤军。

    “主子,奴才看洪先生的这个方略可行!不但可以打出废除苛政,恢复旧制的旗号,还可以向四方宣称,尊重读书人,尊孔敬儒!”曹振彦也是有些激动的为洪承畴的方略做着补充,他的这点意见,立刻得到了洪承畴的点头赞许。

    “王爷,如此一来,势必会有大批人马如过江之鲫归附到王爷麾下。当年元太祖西征,出发时兵马不过十万,却是随着步步深入,兵马膨胀到了数十万之多。原因便是沿途收纳各地豪杰官员为己用。”

    洪承畴很清楚,一旦打出尊孔尚儒的旗号来,在山东地面上会得到什么样的支持。只怕李大公子的兵马再强,也会顾此失彼疲于应付于各地的叛乱反水。而且,有几处的反水是他兵马再强也要忌惮三分的。这就是曲阜的孔家、邹县的孟家等几家圣人、亚圣府邸所在地。

    李自成起义军失败后,清军攻占山东,孔胤植即上《初进表文》向清廷表忠心。表文中称颂清帝“山河与日月交辉”,国祚长久,表示“臣等阙里坚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庆新朝盛治,瞻学之崇隆,趋距恐后”。差不多与孔胤植上《初进表文》同时,清山东巡抚方大猷上书,陈平定山东十二策事,其中第七条为“崇圣学”,策文说:“先圣孔子为万世道统之宗,本朝开国之初,一代纲常培植于此,礼应敕官崇祀,复衍圣公并四氏学博士等之封,可卜国脉灵长,人文蔚起……况朝廷尊师重道,与接待臣子不同,古来启运之主,尽有崇祀之文,礼宜先施,碑志可考。谨详列历朝恩例,以备殿下采仿而行。”(《孔府档案》6308之1)

    “王爷,如果让李公子背后乱起来,大批明军反正归顺我大清,您有几成把握能够击破他的直属部队?”盘算了一会,洪承畴单刀直入的问多铎。

    “先生,如果你有把握让李华宇的背后乱起来,分散他的兵力和注意力,以他这种指挥手段,本王不敢说能够生擒他,至少,打得他败回济南的把握还是有的!但是,你该怎么让他背后乱起来?”多铎从心里便有些看不起李家的这几个子女,总是认为他们打仗完全是倚仗强大到了变态的炮火,不要钱似的把炮弹和火箭朝敌军的阵地上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