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名在外。如今在江南,査继佐查白地的名号,确实是能够起到医治小儿夜啼、尿床的功效。大人在吓唬那些哭闹不肯睡觉的孩子,往往就是一句:“再哭!再哭就把查白地招来了!拆咱们家的房子,搬咱家的东西!把你抓进大牢里,看你怎么办!”这一顿吓唬,往往能把小孩子吓得老老实实,小心眼里认为查白地大概是天地间最凶猛的怪兽了。
于是,官场上也悄悄的对这位査继佐采取了敬鬼神的态度,不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里的场合,提到这位査继佐,就像苏州人称呼恶鬼五通神之类的牛鬼蛇神为老爷一样,称呼他为大人。
受各种脑残影视剧的影响,我们大家都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古代的官员都是统称为大人,只要是个军官都可以称为将军,是个民国的军阀都会被手下人称为大帅。其实不然!
“本朝内大臣、都统、尚书、侍郎、卿寺、学士、堂上官皆称大人。中允、洗马、赞善、巡城御史、掌科给事,皆在本署中称大人,出署则否也。外官文职督抚、布政、学政、织造、监督、司道,武职提督、副都统、总兵、城守尉,皆称大人。御前大臣多以王公兼任,不称大人而称位号,其无世爵者,则用清语称之曰郭什谙班。大学士称中堂,将军称将军,似不以大人两字为极尊之称。国初谕旨中呼内务府大臣为内府大人,是以近日中使人役,仍呼内务府为大人衙门。”
“考国初外官,非钦使不称大人。曾见山东省城西关有王公祠,木主书山东巡抚王大老爷国昌之位。又济南朱氏家所藏其先世闽督公朱宏祚任广东巡抚时舆颂诗词册,亦称巡抚广东朱大老爷。又于高唐途次见一旧碑,称布政司熊大老爷。此皆康熙中年之事。余幼时,道员已称大人,府厅州皆称大老爷,知县称太爷,形于笔札则称太老爷。咸丰年用兵以来,知府多加运使、道员职衔,亦称大人。甚有未加衔者,属吏亦媚之曰“大人”。知县则无不加衔,无不大老爷矣。从前武职,总兵称总爷,副将称副爷,参将、游击称将爷,都司、守备称掌家(专营都司亦称
-->>(第5/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