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章 最黑暗的一天之灵前哭闹(第2/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那就更加的不得了了。

    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既今天的曲阜孔庙。孔子生前所住的三间房屋改成寿堂,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是诸侯祭孔的开始。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天子祭孔的开始。可不要小瞧这个太牢的祭祀级别,要知道,经过秦末农民起义和几年楚汉相争的战争破坏,在汉朝立国之初,就连老流氓刘邦本人,都凑不齐四匹白色的马用来拉车,大臣上朝也只能坐牛车。祭祀孔子刘邦居然舍得宰杀了牛来祭奠,可见重视程度。

    汉元帝(公元前48-33年在位)征召孔子第13代孙孔霸为帝师,封关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从汉朝开始,不论在曲阜或者在首都及地方政府,都已普遍祭祀孔子,也都订有礼仪。随着时代的演变,孔子的封号由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的褒成宣尼公,逐渐提升为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的文宣王。仪式也就愈来愈完备而隆重。

    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祭祀孔子时的礼仪、程序。其中,以身着宽袍大袖传统汉服的乐舞最为有名。乐舞生们一律身穿红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金边三梁冠,举手投足尽显华夏衣冠风范。

    乐生们展示了正统的中华雅乐,柷、敔、琴、瑟、埙、箫、鼓、笙、钟、磬等多种乐器合奏;舞生则左手执龠,右手执翟,排列整齐地跳起了释奠礼专用的“六佾舞”。这套祭孔大典中的乐舞表演,佾舞继承了上古时代汉民族祭祀天地和庆祝丰收与战功的原始舞蹈形式,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

    除了乐舞生,便是那些执士们了。执士们身穿白色深衣,头顶“四方平定巾”,他们将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