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一十八章 剃发令出。(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但是清军辖区内官绅立刻站队,彻底投向了清军温暖宽厚的怀抱之中,享受着政治经济上的各种特权。大清朝廷尊师重道,崇敬儒家的消息也随着北风迅速刮进了山东、河南,甚至是江南各地。

    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官绅们顿时觉得北方来的便不是寒冷刺骨的风雪,而是令人不觉沉醉的春风啊!仅仅是去除掉头上的几根头发,便能换来这么多的好处。河南、山东、江南各地的官绅们纷纷翘首期盼王师尽快南下而救“民”于水火当中!

    在历史上,剃发令颁布之后,便是在各地迅速的推广开来。甚至是曲阜的衍圣公也是照办不误。

    阙里的地方官,照定制必由孔家族人担任,当时的曲阜知县叫孔文謤,特为上了一个奏折:“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元植已率四世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剃发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贤起而羽翼。礼之大者,莫要于冠发,先圣之章甫逢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暨明,制度虽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之或改。今一旦变更,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先世衣冠、统推圣裁。”这篇文章做得很典雅,说得也很委婉,一则表示三千年来衣冠未改,不是有意反抗新朝;再则陈明先遵功令,再请示应否蓄发?只是“以复先世衣冠”这句话,措词正好触犯忌讳,因此,孔文謤碰了个大钉子,得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文謤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对之时者,似此违制,有抬伊祖时中之道,着革职永不叙用。”

    当然,表面上的半推半就功夫是要做足了的,就像是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说我是新来的之类的话一样。只要价钱给的合适了,衍圣公还是会欢天喜地的在院子里焚香行礼,然后全家剃发易服。早就把他家老祖宗的那句“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里饱含的对发式、服饰衣冠的重视态度丢进了马桶里倒了。

    面对着北方传来的大清天子(不知不觉中,奴酋的称呼已经换成了大清天子了!)尊重读书人,懂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