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二十五章 迷雾重重(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换一匹好马,因此全国到处种植烟草。

    崇祯年间烟草的种植在大明各地己是普遍,特别湖北的均州与勋阳府更是烟草基地,由于获利远比种粮丰厚,所以种烟的人非常多,崇祯皇帝严旨禁止几次,都是收效甚微。由于民众多种烟,不种田麦,十二年崇祯帝专下圣旨民间私种者问徒,以更加严厉:“吃烟者死。”但是,种烟利润颇高,甚至不亚于江南的棉纺丝绸行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崇祯皇帝曾连下多道杀头旨意都不能禁。

    南粤军也是不能免俗。更何况,在李守汉控制的吕宋地区,本身就是烟草进入东亚大陆的跳板。在烟草种植业带来的巨大利润和更好的控制、同化这块土地的目的前,李守汉和南粤军的高层们在吕宋岛上开辟了大片的烟草种植园,而且,鼓励当地土人到烟草种植园务工,对于吕宋岛上的烟草种植园,国公府甚至给出了降低税收标准的优惠。

    大量的优质吕宋烟叶通过海路运输到内地以貌似低廉的价格进行销售。但是,大种植园的成本优势和吕宋这块本来就十分适合烟草生长的土地所带来的自然优势,大大的降低了各种成本,以蒙古、辽东地区的售价为例,三斤烟叶换一头牛,四斤烟叶换一匹马的价格获得暴利,通过在销售流通环节收取的高达百分之八十的特产税,国公府的税款和李守汉个人的收入都大幅度的增加。

    眼下,南中对辽东反贼集团进行经济封锁,但是,也仅仅限定于粮食、油料、盐、铁、布匹、火药等事关国计民生之物。对于丝绸、烟草、瓷器、玉器等奢侈品,不但不限制,反而给予鼓励默许。别的物资出口到内地,都需要有各色批文、执照类的文件,对于上述物资,则是只需要有完税证明就可以一路畅通无阻。

    此时的中原大地上,不论是清军、明军还是大顺军,吸食烟草的现象都十分普遍,残酷的战争下,烟草也有助于减缓压力。别人不说,曹尔玉自己就是杆老烟枪,手里也有好几根很不错的烟袋、烟斗,什么翡翠烟嘴,玉石烟嘴、风磨铜的烟袋锅子,各种各样的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