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一章 散步(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且,吃着谁就要向着谁,你们这群穷措大把矛头指向咱们的米饭班主梁国公他老人家,不是和咱们过不去是什么?!

    于是,来参加乙酉恩科考试的人们,很自然的便分出了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双方不相遇还好,只要一旦在某个场合相遇,势必要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争着争着,就从口舌之争逐渐升级,升级的结果九成九是大打出手,经常从楼上打到楼下,接着打到街上,双方追逐,穿街过巷,一片狼藉,搞得维持治安的五城兵马司巡逻兵们叫苦不迭。

    当然,因为科甲正途的举人们大多是些读死书的书生,从体力上和技巧、经验上都欠缺了不少,而参加明法明算两科考试的人们,要么是年轻力壮的公子哥儿少爷,体力好不说,还有人和护院的家人学过几手,就算是那些穷困潦倒的秀才童生们,往往也有和老婆打架的经验。双方一旦动起手来,不但言论上大占上风,动起手脚,也经常打得科甲派满头是包。

    更为要命的是,如今的南京守备府副守备可是李华宝。这位李公子又岂能让别人指着鼻子骂自己的老爹?就算是他能忍,手下的兵丁军官们也不会坐视不管。所谓的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嘛!何况,从南粤军建军之初,官兵们就被灌输了“咱们吃谁的饭,穿谁的衣,扛谁的枪,拿谁的饷,该替谁出力”的观念。就算是不能明着动手,那么,暗地里砸黑砖打闷棍拉偏手这种事还是可以的!

    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如织的人流,将街巷拥挤得如同肉瓷罐里的沙丁鱼,同样伴着激烈的争吵与搏击之声。

    争吵和辩论渐渐的被人们觉得不那么解渴了,为最大表达自己的心声,让京城百姓和朝野上下人等们了解到自己的观点,并且最大的认同咱们这些人忧国忧民,赶考的科甲举人们不约而同想到同一个方法,他们充分发挥了读书人的舞文弄墨特长,找来纸、布、竹竿等物,用写斗方的字体和手法在纸上写上大字,粘贴在布面上,往两端拉开横幅标语。于是,从夫子庙出发,科甲举人们开始在秦淮河两岸散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