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鼎161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七十章 潼关(三)(第2/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起他来,大家不是很熟悉,除了他在广宁之战中成功扮演了卧底的角色,坑死了熊廷弼和王化贞两位督抚大员,将辽西的数千里土地、数十万百姓和几百万石粮食无数的财帛拱手送给了努尔哈赤外,他在历史上所留下的痕迹并不重。但是,他的二儿子,相信很多读者都认识。就是韦爵爷的结拜兄弟之一,在清史上被称为河西四汉将的孙思克。

    某包衣的这部小说里,孙思克是云南副将,因为不是吴三桂的嫡系被排挤出来。其实,两个字,扯淡。在康熙二年的时候,孙思克就已经是甘肃总兵,康熙五年时,又以在定羌庙击败准备迁徙到大草滩游牧的厄鲁特蒙古部、在扁都口西水关到嘉峪关一带修筑边墙,使得厄鲁特蒙古在边境放牧的部落尽皆迁走。后来,孙思克又巡视南山各处险隘,分兵固守,并约束军纪、选拔将才、裁撤冗卒、核实粮饷等功劳,被山陕总督卢崇峻奏知朝廷,加孙思克为右都督。试问,此时便是总兵、右都督的官职在身,又有满洲世职在,又怎么会跑到云南去做什么副将?!

    孙思克除了大家熟悉的在平定三藩之乱时的战功之外,在平定西北少数民族叛乱,比如说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等人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昭莫多一战,杀得噶尔丹大败而逃,追杀三十余里。连噶尔丹的妻子阿奴都在此战之中阵亡。

    “雪花如血扑战袍,夺取黄河为马槽。灭我名王兮虏我使歌,我欲走兮无骆驼。呜呼,黄河以北奈若何!呜呼,北斗以南奈若何!”这是准噶尔部的一名善弹筝笳的老乐工被俘后,在康熙所举行的庆功宴上演唱的一首悲壮凄凉的歌,从歌词中可以看出:噶尔丹率领的准噶尔部在占领漠北喀尔喀三部后试图向南扩张、饮马黄河的狂妄之心,也反映出在昭莫多之战重创下噶尔丹精锐丧尽、处于穷途末路的可悲境地。如果不是有这样的功劳,他的儿子孙承运,也不会官至散秩大臣,袭爵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娶了康熙的女儿和硕悫靖公主,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个汉族血统的额驸了。

    (好像又

-->>(第2/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