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墓九空,现在?十墓十空!”
邙山既无巍峨陡峭之险,又无风光秀丽之美,但这道普通丘陵,却是古都北部屏障,历史上很多战争发生在这里,不少重大事件与邙山有关。尤其是邙山之上冢连冢,墓压墓,古墓之多堪称中国之最。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乡人旧墓。
这里拥有的古墓冢数量之多、面积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世界罕见。在面积达750余平方公里,地跨洛阳所属7个区县的陵墓群范围内,长眠着自东周一直到明清各朝代数不胜数的王侯将相、才士名流。
众人开始爬山,闻一鸣介绍道:“邙山有数百座高大巍峨的覆斗形古墓冢,星罗棋布,森然壮观,许多人把它戏称为东方金字塔群。”
“你别说,这里所葬人物身份还真没有比埃及法老低的!刘秀、元宏等数十位君临天下的帝王,张仪、樊哙、班超、狄仁杰等数千位将相名流,扶余王、泉男王等众多外邦国王,乃至刘禅、李煜等亡国之君,都安息在城北这几十里的土岭。至于一般富贵人家的墓葬,那更是数不胜数。”
“对邙山墓葬群的偷盗,从古代至近代断断续续一直没有停止,却不是很严重,也没有给墓葬带来太大的损害。真正使墓葬遭受严重破坏的盗墓行为是发生在近代,其主要是由汴洛铁路的修建引发的。”
“1905年清政府借款修汴洛铁路,通过邙山南麓,施工人员就地取土时不断挖出地下古墓。外国技师大量收集陶器并寄回欧美。古老陶器在欧美市场受到极大关注,于是西方古董商纷纷前来重价求购。持续40多年的大规模盗墓活动从此开始,古墓的噩梦也从此开始。”
“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喜欢购买这些古物,如鲁迅先生就曾在琉璃厂购买过这里出土的古物。据《鲁迅日记》记载:1913年2月2日,往琉璃厂,购得北邙所出冥器五具,银六元……又独角人面兽身物一,有翼,不知何名。”
走到山头,闻一鸣蹲下身,抓起把土,用鼻子闻了闻,笑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