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甚至很多处于高位的人,承认他的皇亲身份。
有着这些缘故,当初刘备投奔河北,袁绍甚至还亲自出迎三百里。
可到了邺城以后,袁绍却始终没给他安排实务。
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袁绍并不是不清楚。
当年陶谦因为部将杀了曹操的父亲,曹操举兵讨伐,刘备受北海太守孔融所托领兵驰援。
等到曹操退了,他本该返回北海去向孔融复命。
可他却没有那么做,偏偏留在了徐州。
再后来,不知怎么回事,陶谦居然三让徐州,执意要让刘备接管陶家的一切。
陶谦的举动,被外面传成让贤,可袁绍却根本不相信那么一说。
他也掌管着河北,膝下也有几个儿子。
身为父亲,手中掌管的一切不传给儿子,却死乞白赖的非要给一个不相干的外人?
反正袁绍是不信的……
要不是袁谭派人送书信到邺城,说是已经接到刘备,正打算引荐给袁绍,他才不可能转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跑出三百里,把这么一个烫手的玩意接回河北。
卫士禀报,说是刘备求见,袁绍皱了皱眉头。
有心不见刘备,可人已经到了门口,直接回绝总不是太好。
虽然不待见,刘备毕竟是来投奔他的,礼数上总还是得过得去。
袁绍吩咐卫士:“还不快请玄德进来。”
卫士领命,片刻后引领着刘备走进书房。
进了书房,刘备向袁绍躬身行了个大礼:“见过袁公。”
“玄德来的正好。”心底根本不想见刘备,他来到面前,袁绍还是脸上堆满笑容:“我恰好有些事情要问你。”
“袁公有什么要问,还请明示。”刘备躬身回道。
“我听说吕布曾一夜年少,也派人去打探过,都说确有此事,可我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太对劲。生老病死人之常理,怎么偏偏他可以一夜年少
-->>(第7/1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